WTO 部长会议4年前在美国西雅图不欢而散,这次墨西哥坎昆部长会议再度谈判破裂,一场开发中国家与已开发国家对决中,经济力较弱的国家再度团结展现力量。除了新加坡议题无法达成共识外,农业议题各国立场各异,也是这次部长会议失败的主因之一。
开发中国家坚持富国应该取消补贴农业作法,避免扭曲贸易。不过,对于欧盟等国家,例如法国农民选票经常可以左右国内选情,如果要求全部取消农业补贴,是不能接受的。欧盟只能同意取消攸关开发中国家特殊利益的农业补贴,但不能在某特定期限前取消所有的补
贴。农产出口大国的美国则认为,取消部分农业补贴可以,但相对地其它国家也要作出让步,如降低关税、更开放的贸易规则等等。
对台湾而言,台湾的农业正在转型期间,初期困难较多,需要较长时间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未来5年是关键,如能有更长的调适期比较有利。依照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农产品关税减让36%,执行期1996年到2000年。目前各国进行第二回合农业谈判。台湾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新会员,今年起刚开始实施稻米进口,正处于调适期,为减少对稻农冲击,采取关税配额制,配额以外的进口稻米应课征高关税。另外,有100多项农产品也采取关税配额制。
在新一回合谈判中,美国、澳洲及泰国等农产品大出口国,对台湾的关税配额制持保留态度,要求扩大配额或削减配额外产品的高关税。台湾为 WTO新会员,而且为小农制国家,生产成本向来很高,如果坎昆部长会议谈判有成果,台湾可能一下子面临大幅降低农产品关税,或扩大进口配额的压力,将对国内农民产生巨大冲击。在这场开发中国家与已开发国家的对决中,双方谈判破裂,台湾农业无形中争取到较长的调适期,但相对也要避免负面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