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纺织品贸易的配额制2005年1月1日结束,我国和印度将占据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大部分市场。但是,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这些世界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地区开放市场,也将使印度同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加剧。由于纺织品是染料工业的主要下游产业,我国和印度纺织品出口增加都将有利于我国染料企业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但是,发达国家取消纺织品配额并不意味着我国2005年纺织品出口将大增。美国纺织品组织已准备向美商务部提交“保障措施申诉”,以便在配额取消时“保障措施”能及时跟上,如果这一申诉成功,我国2005年对美纺织品出口增幅将不会很高。所以,我国投资者对取消纺织品配额将会出现的染料需求增大不要抱太高的预期。
印度外贸新政策将提升其染料出口竞争力。印度染料生产能力约为15万吨/年,产量约10万吨/年,年进口量约2万吨,年出口量约5万吨,有近10万吨的年出口能力。2004年9月,印度开始用新的2004-09外贸政策取代原有2002-09外贸政策,将执行“税费不出口”原则,即印度政府将向其出口商返还销售税,免去出口商品税及服务税,这将使印度出口商获得他们在出口产品前支付的所有税费。这一政策,加上其他优惠措施,将促使印度进出口总额从目前700亿美元提升至2009年约1500亿美元。印度加强出口的政策也给一些公司创造了商机,如印度InfocomNetwork公司就计划在纽约建设若干基础设施,集中处理印度对美出口的小宗货物,通过降低物流、仓储费用来扩大印度商品出口。该公司2004年4月已开始在纽约建设首座仓库,今后将在伦敦、香港和迪拜(阿联酋)建设类似设施,以方便印度小型出口商向欧洲、远东和中东地区出口。印度绝大多数染料是小型企业生产的,染料出口率已达50%,并有更大的出口潜力。印度出台外贸新政策,加上其他优惠措施,将明显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印度染料厂家是我国染料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印度染料业发展新动向值得有关企业注意。
韩国染料工业仍有技术优势。韩国主要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占其染料总产量的80%)。韩国专业人士预计,我国同韩国在分散染料制造方面的技术差距要到2010年才可能消失。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统计表明,最近20年来,向该局申报有关染料的专利中,欧洲国家的占41%,韩国的占32%,日本和美国申报的分别占17%和10%。显然,欧洲国家最重视染料研究开发,韩国在染料科研方面也有不少成果,如韩国荧光染料市场已经成熟,内需不如出口增长快,主要品种是ERN135,近年韩国又推出一个荧光染料新品种EMT199,此外,主要用于高档衣料(毛、丝、皮)染色的酸性染料,韩国产品也有质量优势。
尽管取消纺织品配额应当有利于我国纺织、印染和染料行业发展,但我国染料行业仍将面临同印度、韩国及日本同行业的竞争,特别是技术方面的竞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将限制我国纺织业更快发展,而我国染料主产区电力供应好转,会使染料市场恢复供大于求、价格下跌的局面。为确保我国染料行业健康发展,要防止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大,我国染料企业,特别是大型染料企业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到防治污染、清洁生产、开发新品种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方面,不要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建议有关部门也从外贸政策上进一步促进我国染料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