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入世,中国纺机纺器行业协会理事长高勇提醒纺机企业,国际知名的纺机制造商今后将会以独资办厂的形式进入我国,这对国内纺机企业会造成极大的冲击。但伴随国际纺机巨头相继进入的,还将有国际知名的纺器配套生产制造商,这将改善国内一直比较薄弱的纺器配套环境,对保证国内主机厂产品质量,带动国内纺器配套厂家上水平,将产生积极作用。纺机行业“十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提高国内专业纺器配件成套能力,入世为我们加快做好这项工作带来了机遇。
中国入世后,在外力的拉动下,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纺机行业的竞争力会有明显的提高?高勇认为,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竞争力不能“拔苗助长”,不要以为一入世,经济环境改变了,资源配置的空间增大了,竞争力马上就上去了。纵观国际知名纺机巨头,哪个不是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确立了在某个领域、或某一个产品方面的优势?这个优势涵盖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管理、人才优势、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信息程度、企业文化、发展理念等等众多方面。说到底,竞争力是企业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这种百年优势不是我们在几年之内就能战胜的。纺机行业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是提高竞争力的最根本的途径。
高勇认为,通过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国纺机行业和国际纺机行业在对国内市场的争夺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90年代初,纺织工业进入了大发展阶段,由于当时国内纺机设备生产能力跟不上去,只能大量从国外引进设备,最多时,一年进口能达到20多亿美元。后来纺机行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行业的技术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纺机的年进口额已大大下降。纺机的国产化率和以出顶进的能力不断提高。正是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中外纺机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都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是有目共睹的。他相信,中国入世以后,一定会使早已习惯竞争的中国纺机行业在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大的市场份额上与竞争对手找到新的平衡。 作者:本报记者胡晓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