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1/12/5
文章出处:本站整理 |
|
|
纺织机械是一个整体,由多种零部件组成,主机是主角,纺织器材、配套件自然成了“配角”,这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要当好“配角”,器材、配套件必须围绕着主体的发展而发展,把自己在整体中的位置定下来,定好,这叫做“定位”。
“主角”和“配角”对立统一
“配角”,并非不重要。任何事务都是辩证的关系,主角和配角,也是相对的。我们为主机配套,是“配角”,而主机厂为大的成套项目服务,它又成了“配角”,这是个辩证关系,丝毫不会改变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
由于历史的原因,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曾被人为地分割。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纺织机械的零部件已经实行了社会化大生产,可以全部进行社会采购,这样,零件和器材、配套件的界限难以区分界定,机械的部件、零件、配套件和所用的器材与主机融于一体密不可分。
“配角”“主角”要主动配合
认识到“主角”与“配角”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一台主机与所需要的零部件、纺织器材、配套件是一个整体,只是零部件在社会上进行生产的地理位置不同。这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不论是“配角”也好,“主角”
也好,双方都应当主动。
纺织器材、纺机配套件的生产企业,要主动宣传自己的企业、产品,争取为“主角”配套,为“主角”服务,以扩大生产,服务社会,增加效益。
纺机的主机生产企业,也要主动的与纺织器材、配套件生产企业进行联系。主角、配角都得主动,相互配合,以求得“双赢”。浙江三友集团摩托车生产线,打破常规,不但零部件实行社会化大生产,而且实行了协作件、配套件的现场供应,可称之为“工业超市”。
“配角”有成就,也有差距
近年来,纺织器材和纺织机械配套件生产企业围绕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做好服务工作这个目标,企业规模、产品档次都有长足发展,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从化学纤维生产到纺纱、织造、染整所需的多种纺织器材和纺机的配套件品种齐全,都能为主机配套,为纺织化纤企业再生产服务。纺纱、织造、针织和非织造布用的各种器材等都有长足发展,还创出了诸如化纤纺丝喷丝板、精梳机整体锡林等一批名优产品。纺织器材和纺机配套件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进入了国际市场。2000年纺织器材和配套件出口创汇比上年增加39.5%。其中钢丝针布增加68%,沉降片增加27.4%。
纺织器材和纺机配套件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是纺织器材企业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积极开发研制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九五”期间的“两机”专项中,纺织器材和配套件占有很大的比重,按项目计算,“两机”共21个项目,纺织器材和配套有11个,占57%,按投入的人民币计算占总额14.86亿的21%,按用汇计算占总额1.56亿的37%。其中包括从日本山田公司引进多臂技术,从瑞士格拉夫公司引进梳理器材技术,从法国佰克力公司引进异形筘制造技术,从德国斯明克公司引进铝综框制造技术,从瑞士韩西克公司引进边撑齿轴制造技术,瑞典、日本、德国的储纬器技术,还有钢片综技术、大卷装织轴技术等等。目前,多数项目都实施得很好。“九五”期间国家立项的“新型染整设备及工艺技术”一条龙专项的16个项目中,除了主机以外,同样也把4种配套件列为重点之一,项目占了四分之一。三是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所属专业委员以及有关中介组织的积极组织协调,进行信息交流,通过“双向服务”促进纺织器材的发展。
纺织器材的差距概括起来有“三个不适应,两个占有率低”,即:
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还有很大的不适应。
2、产品品种不适应。目前还有不少缺门的纺织器材。国际上不少先进水平的纺织器材和配套件随着科技进步早已更新换代,而我国不少器材产品仍然是“老面孔”。国际上有不少名牌优质纺织器材和配套件问世,而我国仍然没有自己的专有技术,没有国际品牌的优质产品。
3、产品质量不适应。2000年的纺织器材和配套件产品出口虽然比上年增加了39.5%,而进口增加了45%,进口用汇总额却是出口创汇额的3.9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纺织器材和配套件大而不强,多而不精。
4、市场占有率低。据统计资料分析,2000年进口纺织器材和配套件耗用外汇2.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的金额比国产纺织器材配套件的销售收入还要多,可以说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只在50%左右,这与我国纺织器材配套件的生产大国很不相称。
5、技术含量低。据海关进进口资料分析,2000年出口钢丝针布的吨创汇为0.55万美元,而进口钢丝针布的吨用汇为2.19万美元,进口为出口的3.9倍。针织用沉降片的出口吨创汇为1.45万美元,而进口沉降片的吨用汇为7.77万美元,进口为出口的5.2倍。梭子出口是我国的优势,2000年各种梭子出口量增加了43%,而创汇只增加了0.6%。同是一种产品,技术含量不同,创汇水平就有巨大差异。
“配角”“主角”都要争创名牌
我国是一个纺织机械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名牌产品不多,自己的专利技术产品更少,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局面。
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品种很多,门类很广。目前应集中精力抓好三个重点。一个是梳理机械的针布,包括各种弹性针布,金属针布和锯齿针布;一个是纺纱机械的胶辊、胶卷、橡胶锭带和印染机械的各种胶辊等;一个是为无梭织机配套的铝合金综框、钢筘、钢片综、剑头、剑带、停经装置以及配套的储纬器、电磁离合器、选纬装置以及电子配套等。通过实施抓好这些重点纺织器材和配套件产品的名牌战略,带动其它产品水平的提高。
实施名牌战略,要根据主机配套的要求,追踪新技术的发展,开发研制高新技术的纺织器材和配套件,如高档无梭织机的剑头、剑带、喷嘴和印花机的导带,预缩带,针织、非织造布用针等多种器材和配套件;要努力提高纺织器材产品的质量,从原材料进厂开始到成品的完工入库出厂,一道工序一道工序的扎扎实实的抓下去,抓出成果;要提高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技术水平,增加纺织器材和配套的技术含量,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纺织器材和配套件的材料选用、几何造型都有新的变化,针布材料的变化、综框材质的变化,体现了技术水平提高,技术含量增加;还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扩大销量,赢得用户,扩大市场占有率,求得好的效益。
总之,从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分析,纺织器材的纺织机械配套件的开发和生产有广阔的空间,因此配角也要把“蛋糕”做大。所谓大,有两个涵义。一是量的增加,直接显示大;二是质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范围的扩大,带来效益的增加,也显示了大。纺织工业“十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十五”末期,化学纤维的自给率要达到80%,出口服装面料自给要达到80%。通过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要有50%的纺纱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40%的染整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对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使精梳纱产量的比重达到35%,无接头纱的比重要达到50%,无梭布的比重要达到40%,无梭织机的比重要达到20%左右,意味着每年要净增各种无梭织机2万台左右。衣着、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也将随之发展。这些,都为纺织器材的开发和生产指出了方向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吴永升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