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而组建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通过3年来对企业加强政策指导、传递信息,举办交流会、展览会,担当企业代言人,开展行业外交等实实在在的服务逐渐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在企业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声音也越来越响亮。特别是协会开创性地开展的地方产业咨询和产业集群推介工作,不仅在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而且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广泛关注。这些工作既打开了协会工作的新局面,也开创了市场经济下纺织工业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是从政府机关转变而来的。2001年刚刚组建的时候,企业一半是担忧,一半是期盼。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领导和推进行业发展的作用?如何为企业服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3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表现出高明的政治水平、高超的政策素养和真诚的服务意识。无论是为地方产业作咨询,还是开展产业集群推介,在纺织行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在全国产业界也是首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是在于树立了良好的服务意识。
从政府部门到行业协会,根本性的转变就是从领导到服务。为地方纺织工业发展作咨询服务,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一篇力作,称得上大手笔。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具有智力、经验等多方面优势,对国内外纺织行业发展整体情况非常了解。协会通过为地方作咨询服务,把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转变为地方发展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实现了协会与地方的双赢。政府机构改革前的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建议大多是自上而下,或多或少总带着一些居高临下的官气。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浙江、广东两省纺织行业所作的咨询服务,则完全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关键是准确把握了行业发展大局。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原纺织工业部和国家纺织工业局有着渊源关系,熟悉行业全局是协会的一大优势。放下官架子、实现了从领导到服务的转变之后,这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协会在深入一线的咨询服务中,敏锐地注意到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经过认真调研和大量的统计数字分析,协会认定产业集群在我国纺织经济中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开始全力推动产业集群的试点工作。事实上,很多行业都有产业集群,但为什么惟有纺织行业产业集群最为知名,这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积极宣传和推介有非常大的关系。推介活动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推动了纺织市场的完善和产业链的成熟,对于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导向性的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是有一支以行业发展为己任的队伍。
以杜钰洲为会长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行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清晰地指出行业的主攻方向。比如,推行名牌战略,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集群,加快信息化建设等等。党的十六大之后,杜钰洲又明确提出,中国纺织工业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要把抓质量、创新、快速反应作为结合点。这个观点是中国纺织工业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得到了全行业的广泛认同。
杜钰洲会长在协会刚成立时说,只要我们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倾听行业发展的呼声,走进时代发展的大潮,协会的前途是宽广的。如今,我们不仅看到了协会光明的前途,我们也看到了在协会的引导下一个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中国纺织业。我们坚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我国纺织工业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伟大事业中,行业协会应该会有更大的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