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挂牌不到两个月的广东省纺织服装开平基地技术创新中心,从启动以来可谓是门庭若市,来听讲座的、来参加产业培训的以及参观考察的络绎不绝,与此同时,刚刚开通的开平纺织信息网,也越来越受到当地企业的关注,成为他们了解行业信息的窗口。
政府支持,创开平速度
开平纺织历史悠久,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今天的以化纤、无纺布产业为依托,以牛仔布织造、后整理、牛仔服装生产为主体的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与全国其它纺织产业集群地一样,开平市纺织业也存在着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不齐、发展后劲不足等弱点。
针对这一现状,多年来一直重视纺织产业发展的开平市委市政府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产业创新机构,为政府决策提供思路,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今年二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开平考查时也指出,开平市的纺织产业必须树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决策快速反应的新思路。这与开平市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杜会长还提出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开平市人民政府“共建纺织基地市”的建议。这一想法和建议得到了开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他们决定借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以开平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手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并以此提升开平纺织产业竞争力。
2004年6月19日,作为开平市招商洽谈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创新中心的建设在当地被称为“开平速度”。从四月份创新中心开始建设,到正式启动,仅仅用了两个月。
政府在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施昭平市长、谢伯欣常务副市长等领导亲自为创新中心选址,并对创新中心的设计提出具体设想;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提供了一块约12000平方米的用地作为中心办公用,有关建设部门也给予了大力配合与支持。新落成的创新中心,背依碧波粼粼的苍江,四幢办公楼房掩映在绿树花草丛中。中心下设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咨询和品牌推广六个部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开平市人民政府共建“纺织产业基地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中心还设有专门的产品发布厅、产业培训厅等为企业服务的相关场所。
快速反应,从信息化入手
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在三年内创建成全国一流产业新平台,平台容易搭,新字如何创?面对当今市场全球化、产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他们选择了开平纺织产业的较为薄弱环节,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他们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纺网络公司合作,共同搭建开平纺织信息网。新建的网络借助中纺网络深厚的行业背景、权威的信息内容以及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具有共享互动,准确及时高效等特点。因此,网站一开通便受到当地纺织服装企业的欢迎。他们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开平的中小企业都能形成自己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网上进行的完备的信息化网络,以应对纺织产业小批量、快交货的市场要求。
在创新中心,电教课堂最为吸引人们的目光。为了对企业进行产业信息化普及和电子商务推广,以及服装设计CAD、CAM应用示范演示和教学,中心添置了几十台最为先进的设备,专门为当地和省内的纺织服装企业提供科技应用和人才培训服务。
五大支柱,定位高起点
开平纺织创新中心从最初成立就是高起点,中心由广东省纺织协会、省纺织工程学会、开平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开平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利用人才、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开平市纺织产业创新平台提供支持,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产品研发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及物流体系五大支柱,目标就是要为当地及全省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服务。
中心已经分别与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广州美院、五邑大学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近期又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建立了联系,为使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的层层壁垒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掌握外标和国际标准化实验室模式,方便企业进行第三方认证,他们与中纺协南方面料质量检测中心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中心标准和质量检测合作培训工作已经启动。为更好地为当地纺织产业服务,今年内将建设好“纺织产品检测中心”。
自中心启动以来,一系列为企业充电的培训活动更是受到欢迎。他们举办的纺织企业班组长培训班已经进行了三期,为企业培训了190多个班组长;开平市纺织服装产业ISO系列标准认证工作推介会反响强烈;国际、国内服装标准检测理论讲座、中国流行面料吊牌工程讲座,更是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紧接着,以“牛仔布行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04年全国牛仔布行业年会也将在开平举办。这一系列讲座开拓了开平中小纺织企业的视野,也充分体现了创新中心的创新与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