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昨日透露,为了配合明年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特区政府已初步拟定2004年后纺织品管制制度的架构。纺织、成衣业及相关的贸易活动,在本港经济中举足轻重。纺织及成衣出口总值去年占香港产品出口的57%,香港目前从事纺织及成衣生产、贸易出口及相关工作的就业人数达15万多人。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在即,香港须作出全面评估,政府和业界应互相配合,及时部署应对之策,不仅应避免取消配额对本港经济乃至就业造成大的冲击,而且应尽力使之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享受纺织品配额的香港来说,配额的取消意味着保护的消失。由于纺织成衣的供应不再有限制,各个出口地区必会各出奇谋,在品质、销售策略等各方面进行直接竞争。最为突出的,是纺织品价格将面临下调的压力。这将令备受高成本困扰的香港业界,面对更大的挑战。
当然,配额取消后,香港的纺织品出口可以自由进入包括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等市场,贸易空间进一步拓宽。香港的纺织行业要突破取消纺织品配额可能出现的困境,并将其转化为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一是要改善营商条件,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二是要发挥「香港制造」的品牌效应,抢占更多的市场;三是要利用自由港进出口免税的优势,使香港成为纺织品采购贸易中心。
配额制度取消后,预计纺织品价格整体下调空间可达百分之八至十五。货品价格偏高就有可能被淘汰。业界曾多次提出设立边境加工区或输入外劳措施,降低工资成本。惜由于劳工团体反对声音太大,有关建议被束之高阁。但政府和业界不应消极待毙,应同劳工界认真协商,互谅互让,以寻找降低成本的可行办法。同时,由于香港与内地港口的运费有较大差距,在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部分厂家无需将内地的成品运回香港缝制后再出口,而会选择由价格较低的内地港口直接出货。这将对香港的出口、航运等业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如何从整体上降低香港的营运成本,也值得政府重视。
香港产品在国际上享有较好的声誉。政府有必要尽快通过修例,设立一个较简单的制度,使纺织品的入口国不用担心香港的货品是水货。保护香港出产来源的声誉,对于拓展港产纺织品的贸易空间有重要意义。
香港是国际著名的贸易中心,又与内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基地相连,既方便海外的采购,又利于内地生产商向外扩张。商家可以利用香港进出口免税的自由港条件,作为进行贸易生意的基地,在香港接单、购买原料,在内地生产、出货。若香港能够成为纺织品采购贸易中心,肯定将可得到新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