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全国浆料和浆纱技术 2002年会》于2002年11月11日——14 日在上海千鹤宾馆召开。参加本次年会的代表共400多人,是历年最多的一次。来自于纺织企业有140多家的代表共250多名;来自于纺织浆料生产企业及纺机厂的共有60多家,还有来自于大学、科研院所等13家。会前,广大浆纱和浆料技术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共收到论文159篇,经专家组评审,评出优秀论文13篇、论文36篇、技术交流110篇,也创历届新高。大会主席台上悬挂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生产应用部的会徽,S、T代表浆料、浆纱上浆技术,黄底绿色圆形象征着绿色环保。会徽在大红色的绒面衬托下使代表们一进入会场感到耳目一新,既亲切又庄重。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兰芬作了《提高浆纱技术水平迎接“绿色壁垒”的挑战》的报告。朱副理事长就当前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今年l-9月的棉纺织品出口形势非常好,纱布产销两旺。但前景也不容乐观,要增强我国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浆料和浆纱技术的应用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特别是绿色浆料的开发和应用,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己是当务之急。大会的协办单位上海立明助剂公司总经理王硕辰和董事刘宗澧分别为大会祝词,恭贺《全国浆料和浆纱技术2002年会》圆满成功。浆料生产应用部顾问周永元教授也在会上讲了话,接着浆料生产应用部主任魏焕卿汇报了浆料生产应用部2002年工作和2003年工作初步安排。
年会上中国淀粉协会变性淀粉专业委员会主任徐祖苗作《淀粉浆料的展望》专题报告、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浆纱工程部设计室主任崔运喜作《浆纱机发展动态浆纱机技改》的专题报告和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万国江作《聚丙烯酸浆料的现状与展望》专题报告,分别对目前变性淀粉、聚丙烯酸类浆料的生产应用情况和如何少用、不用PVA及对国内外浆纱机设备主要机构及功能、对“二高一低”高压上浆的应用和浆纱机技术改造的方向等发表了论述。
大会上宣读了优秀论文并听取了国内外浆料企业和浆纱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技术交流。使代表们对新的浆料应用、“二高一低”浆纱工艺的应用、七单元浆纱机的性能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会议分两个小组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如何全面深入推广应用“二高一低”高压上浆新工艺和如何实现不用PVA两侧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二高一低”高压上浆新工艺已推广多年了,要进一步扩大成果,要在“全面深入”上下工夫。首先要领导重视,必须从上至下改变传统上浆工艺观念、推广“二高一低”高压上浆新工艺,高压、高浓低粘和相适应的高压上浆工艺要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三者缺一个可。“一压就灵,一慢就行”就形象地说明了压力和速度的关系。对三者关系还要深入研究领会。要全面推广“二高一低”高压上浆新工艺,就要应用高压上浆原理对面大量广的浆纱机进行改造,要把更新高压浆纱机列为重点。其次是更新浆槽,适度改造是可以收到高压效果的。另外要全面推行质量管理,控制粘度、浓度、上浆率、压力、速度等等的关系。对不用PVA,大家认为PVA是一个很好的浆料。但从环境保护角度,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提出不用PVA是正确的,这不是排斥PVA。如果易降解PVA有突破,我们会重新拥抱它。大家一致认为,在不用PVA过程中,激励浆料企业和纺织生产企业共同协作努力开发新浆料,如高性能变性淀粉、接枝淀粉、聚内烯酸浆料、聚酯浆、CP浆等潜力很大。对不用PVA大家充满信心。
会议中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技术咨询,解答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在咨询中周永元教授介绍了“绿色浆料”应具备的条件,可供代表们鉴别参考。
为鼓励撰写论文在总结大会上对论文作者颁发了证书和“文明”杯。最后浆科生产应用部主任魏焕卿进行了总结。
大会后浆料生产应用部召开基本成员单位及新老联络员和推荐委员参加的《浆料主产应用部工作条例》修改稿讨论会,讨论并通过了《浆料生产应用部工作条例》,并就2003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
大家认为这次年会开得很好、很成功。解决了不少生产中迫切的问题。,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大会得到了协办单位上海立明助剂公司领导的关注及全体员工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东华大学提供的多媒体演示设备,具有很好的直观效果。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谢。代表们殷切关心下次年会的召开,希望年会越开越好,进一步促进浆料和浆纱技术水平的继续提高。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浆料生产应用
2002年1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