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无梭织机产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无梭织机产业。近几年,中国无梭织机产业的进步较快,每年的生产数量超过5万台,已经成为装备国内织造行业的主要产品。
我国在1986-1990年“七五”期间和1991~1995年“八五”期间,根据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采取技贸结合的方式,用大量的资金,从国外引进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设计制造技术,同时,渭南纺织机械厂从瑞典IRO公司引进储纬器技术,常熟纺织机械厂从日本山田公司引进高速多臂装置技术等;同时,国内的其他企业分别采取向国外(境外)有关公司引进设计制造技术和合作生产、自主研发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国产无梭织机及其他为主机配套的铝综框、钢片综、钢筘、剑杆头、剑杆带等的生产能力,形成了产业化的局面。
随着市场变化加快,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纺织企业对无梭织机的性能要求提高,追求无梭织机的生产效率、品种适应性广泛、织机运转可靠,织造品质优良,提升织物的附加值,因而对高档进口设备的需求增加。近年的无梭织机进口情况表1:
表1:近年的无梭织机进口情况
年份 | 剑杆织机 | 喷气织机 | 喷水织机 | 片梭织机 | 进口合计 |
数量(台) | 数量(台) | 数量(台) | 数量(台) |
2001 | 35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