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法国服装实业商会会长陈建友,连同几位服装界知名华裔实业家来烟寻求合作。短短一周的中国之行,几位企业家抽出3天时间,走访我市蓬莱、龙口等地数家服装企业并明确表明寻求合作态度。栖身在巴黎商业聚集区圣-马丁大街的法国服装实业商会,是由100多位华裔服装实业家组成的联合组织,在法国服装界有着相当影响。对于此次服装大鳄主动“上门求姻”,烟台一些服装商多少有些惊讶:法国是一个对全球服装款式走势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度,同时,该国也因对服装内在品质有着近乎苛刻要求而闻名,近两年来,能与该国服装界开展合作的国内服装商还少之又少。
“国外优秀服装组织积极合作姿态,对我市服装出口的确是个好消息。”市外经贸局世贸科有关负责人说。据介绍,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2005年以后,全球纺织品贸易将进入“后配额时代”,贸易自由化会有实质性进展。 该负责人解释,较之当前的“配额时代”,后配额时代,服装业更强调本土业界加强协调、管理和合作,讲求一致对外和有序竞争。目前距离2005年全球将取消纺织配额限制,仅有短短两个月时间,国外服装商呈现“走进来”态势,给烟台服装出口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对于即将“寿终正寝”的纺织配额,很多服装出口商翘首以待。某大型出口服装企业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因为有配额,原来可以只卖3美元的货物,走出国门不得不卖到5美元,虽然说价格上去了,但竞争力却下来了。纺织配额取消限制后,大家可以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了。”这位老总雄心勃勃地表示,该企业将加大生产线,以占领更多的服装市场份额。
“对于即将到来的‘后配额时代’,烟台服装出口应该、同时也具备抓住新历史机遇的能力。”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加工贸易管理科有关负责同志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拥有服装企业400多家,包括合资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各类服装1.8亿件。
从出口贸易额度看,近两年来更是呈几何式增长,2003年,我市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达到了7.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3%,而今年1至8月,我市纺织服装出口额达到5.7亿美元,这几乎与2002年我市全年相当。
“配额取消后,企业虽避免了配额有偿使用和购买配额的成本支出,但也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分析人士认为,目前,许多企业都在跃跃欲试,准备以低价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然而众多企业一哄而上,以低价迅速占领市场,烟台纺织服装出口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量增价跌”的不利局面。而国外市场的消费量总是一定的,因此靠量的取胜总是有限的。如果各企业仅追求眼前利益,一味扩大出口会引起国外多种抵制措施,而且,一旦因此引起进口国启动“特保”条款,甚至进行反倾销调查,最终受损的将是全部的出口企业。
另外,纺织配额限制取消后,市场竞争将更为残酷,企业单枪匹马难以应付。而目前,我市服装出口企业虽数量不少,但小而散,抗风险能力小。据市外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对来自山东的化纤布纺织品出口企业进行调查。目前在欧洲市场上,我省出口规模较大企业有30多家,其中青岛有8家,威海有7家,而我市仅有一家企业。
“长期缺乏自主品牌,单纯依靠代理商贴牌现象,将制约我市服装出口的发展壮大。”市外经贸局加工贸易管理科有关人士指出。
烟台外贸服装专家指出,目前,我市服装出口企业不要盲目乐观,摈弃“以量取胜”想法,在“优质优价”上下功夫。企业要加强“抱团”精神,联合起来闯荡海外市场。同时,要积极改变依靠代理商“贴牌”的不利现状,研发自主品牌,早日让“烟台造”叫响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