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将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天气转凉,保暖内衣又成为沈阳市场上的热门商品,不过今冬一些保暖内衣的厂家再也不能毫无根据地将自己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吹得天花乱坠了;消费者也不用再对着各种名目繁多的保暖内衣无从选择了。”昨日,记者从沈阳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获悉,我国《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将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各种保暖内衣都必须标明其保暖率、单位克重保暖率及其甲醛含量。
保暖内衣产品良莠不齐
走在商场的保暖内衣区,听到最多的恐怕就是“某某保暖内衣的保暖率在XX%——XX%(XX%,一般都是50%以上),能够抵御零下30℃的低温……”而各种名目繁多的暖卡、魔卡、热卡、炭卡、热力卡、塞维卡、莱卡等“卡”式保暖内衣更是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不知所以。
沈阳市服装(服饰)协会会长高基富告诉记者,厂家在做广告宣传时所说的70%—80%的保暖率实际上是使用任何材料都达不到的。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几年来,保暖内衣领域一直是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各种名不符实的科技概念满天飞,有不少是以普通内衣冒充保暖内衣高价出售。高基富指出,只有公开保暖内衣的保暖率、透湿率等功能性指标,才真能称得上可以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从而真正帮消费者澄清各种虚假的“概念”,实现知情消费。
新标准让消费者知情消费
11月1日以后,随着新标准的出台,保暖内衣生产厂家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上就应明确标出保暖内衣的主要功能指标——保暖率、单位克重保暖率,以及环保指标——甲醛含量等。消费者在购买保暖内衣时一定要看仔细了,产品保暖率不得低于30%,保暖内衣至少要保护住30%的热能不散失。如果保暖率低于30%,就是不合格产品;内衣的甲醛含量则是公斤克重为75毫克左右。
2/3保暖内衣企业将退出竞争
有专家曾预测说,全国将有2/3的保暖内衣企业退出竞争,现在看来,这个预测已经得到了证实。记者了解到,保暖内衣在近几年的产品战、概念战、价格战中已经淘汰了30多个保暖内衣品牌,如去年还异常红火的十多个品牌已经没了踪影。
“而新标准的出台,可望把保暖内衣市场从乱炒概念之风拉回到质量竞争的轨道,鱼龙混杂的保暖内衣业的混战应该要告一段落了。”高基富会长告诉记者,要想使保暖内衣的甲醛含量达标,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降低甲醛的工艺或是采用经过处理的低甲醛原料,对于那些生产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薄弱、贯彻标准意识手段差的中小保暖内衣企业来说,新标准的实施是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