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气转凉,能源供应矛盾大大缓和,部分省市纺织生产也恢复正常,再加上在建扩建项目的陸续投产,9月份纱当月产量近百万吨,给了大家一个意想不到的纱产量新记录。与此相反,“金九月”的纺织品市场仍缺少一点儿热呼气。一头“热”一头“温”使企业的经营者感到棉制品市场越来越难做。
一 生产与进出口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1-9月全国纱累计产量为783.2万吨,同比增长15.7%。在29个省市中,有9个省市纱累计产量同比下降。下降最大的是北京市,同比下降27%,累计产量为1.87万吨。产能增速最大的是福建省,同比增长40%;产量最大的是山东省,累计产量为183.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4%。1-9月布累计产量为209.8亿米,同比增长16.1%。在29个省市中,有13省市布累计产量同比下降。下降最大的是北京市,同比下降41%,累计产量为0.34亿米。产量增速最大的是天津市,同比增长53%;产量最大的是山东省,累计产量为44.9亿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1-9月棉纺织品及服装累计出口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1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进料加工方式出口为5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国有企业出口累计金额为89.3亿美元,同比下降5.2%;三资企业累计出口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1-9月对设限国家出口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5%。其中对欧盟累计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6%,环比7月下降3.35个百分点;对美国累计出口12.95亿美元,同比增长5.8%,环比7月增长2.55个百分点。
1-9月对非设限国家累计出口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对香港累计出口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对日本出口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
1-9月棉制纺织品累计出口中,棉纱线累计出口32.66万吨,同比下降6%,由于棉花价格的下降,使棉纱线累计单价环比上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棉织物累计出口33.47亿米,同比下降6.9%,出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18.5%。其中纯棉坯布累计出口7.7亿米,同比下降8.7%,出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23.3%;纯棉色织布累计出口6.6亿米,同比增长4.4%。出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13.7%。棉混纺坯布累计出口0.39亿米,同比下降54%,出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31.3%。棉混纺色织布累计出口1.48亿米,同比增长7.3%,出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12.7%。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1-9月棉纺织品及服装累计进口3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65.4%;进料加工方式进口为20亿美元,同比增长9.6%。来料加工为14.4亿美元,同比增长6%。
1-9月棉制纺织品累计进口中,棉纱线累计进口54万吨,同比增长8.7%,累计单价同比增长2%。棉织物累计进口11.1亿米,同比增长1.6%,出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7%。其中纯棉坯布累计进口2.5亿米,同比下降3%,进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2.8%;纯棉色织布累计进口2.3亿米,同比下降3%。进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8.3%。棉混纺坯布累计进口0.16亿米,同比增长130%,进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34%。棉混纺色织布累计进口0.34亿米,同比增长3.9%,进口累计单价同比上涨7.3%。
二经济运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月棉纺织企业数为5240户,同比增长21%。1-9月产品销售收入为2521.7亿元,同比增长31.4%,销售成本为2302亿元,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 为54.2亿元,同比增长13.5%,盈利企业盈利额为77.2亿元,同比增长21.7%,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95亿元,同比增长47%。由于企业户数同比增加了21%,环比上月又增加了37户,因此指标的同比性就要差一些。如除去这个因素,经济指标升降方向有可能与此相反。从一些综合性指标可以看出经济运行质量同比有所下降,如销售利润率为6.83%,同比下降1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2%,同比下降14%,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33次,同比下降8.8%。
1-9月色织企业数为323户,同比没增长,因此对比性就強一些。1-9月产品销售收入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5%,产品销售成本为209.3亿元,同比增长16.7%,产品销售利润为21.3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为7.3亿万,同比增长5%。盈利企业盈利额为9.5亿元,同比增长7.6%,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2亿元,同比增长17%。虽说有些经济指标比棉纺织业好一些,但经济运行质量还是同比下降。如销售利润率为9.06%,同比下降11%;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2%,同比下降9%。
2004棉花年度不论是棉花还是纺织品市场都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如国家正釆取措施来调控我国的棉花市场,效果如何?拭目以待。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市场竞争中又有什么障碍?怎么管理?都是一个说不清的问题,给企业的管理增加了不可預测的风险性。面对新形势,只能在磨练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挫折中积累经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就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