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报
今年新棉上市后,棉花价格就在一路走低,各地的棉花平均价格基本没有超过12000元/吨,和今年年初棉花超过18000元/吨形成鲜明对比。按照常理,低棉价对用棉企业应该是个利好消息,但是,下游纱布市场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没有出现。11月份已经过半,至今,棉花市场销售热度依然不高,全国几大主要纱、布市场的价格也依然是下滑唱主角。面对目前的市场现状,纺织企业的老总们的想法是什么?为此我们策划、采访了一批来自纺织一线企业老总们的文章。通过这些老总们的观点可以看出,经过多年市场历练的企业,面对市场变化,都是不等不靠,积极采取冷静、务实、有效的措施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正像有的老总说的那样,“不论市场刮什么风,企业关键是练好内功”,这些企业以变应变的措施和办法正是当前棉纺织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主流。我们相信,不论市场怎么变,用棉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行为会越来越强,掌握市场主动权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棉花价格应保持合理空间
河南漯河双龙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郭付立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这几年我国的棉花产销一直处在剧烈的波动之中。我个人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缺乏有效的行情预测体系,政策对棉花市场的调控滞后于棉花价格的变化,这样的调控不仅起不到调控的作用,反而给棉花的市场主体带来沉重的负担。棉纺企业是棉花的最大消费者,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造成原料不稳定,成本不固定,质量无保证都是困扰棉纺企业的重大问题。
价格最终由市场决定。棉花销售价格应当符合棉农和纺织、服装企业等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共同利益。我认为今年籽棉收购价每担500元,企业收购价在11000~12000元之间较为合适。从目前价格看,估计今年棉价还会有一定的浮动空间。
棉花作为纺织企业的重要原料,关系纺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纺织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必须要在产品结构,技术创新上下大力气,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优势企业将获得更大利益
浙江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果刚
从新花上市后,最近上门推销棉花的人是越来越多了,229级棉的价格目前到了11300元,企业还送货上门,净重结算。这和今年年初很多棉纺织企业拿着钱买不到棉花形成鲜明对比。对新的棉花年度,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总体全国资金供应量偏紧,棉农有恐慌心理,怕棉花卖不出去,所以棉花价格下降很快,这种现象并不正常。
分析最近的棉纺织市场,对棉纺织企业还是比较有利的。单纯从最近这段时间的效益分析看,棉纺厂的利润和销售形势还是比较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去年效益较好珠算上有钱的一些企业多储备了一些棉花,在新旧花交替的时候打了一个时间差,纱和布都获得了利润;二是一些企业陈花消化得差不多了,用多少买多少,也抓到了市场的机会。对明年的市场我的看法是,纺织市场形势是看好的,进入后配额时代后,订单增加是肯定的,但中国的企业经常一哄而上,竞相压价,特别是常规产品,因此企业要想获得后配额时代更多的好处,只有质量优秀的企业和品种丰富的企业会有较大的收益。
立足本职力求以变应变
重庆海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向道成
近来,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下跌,受“买涨不买跌”的影响,产品市场销售持续低迷,纺织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使国内外纱布市场传统的九、十月旺销常规被打破,纯棉纱价格平均跌幅800~1000元/吨,纯棉坯布价格跌幅达0.2~0.3元/米,令业界对市场更加忧虑。
棉花价格的下跌对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企业虽不能左右棉价的涨跌,但可以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积极应对。我们集团今年以来就是重点做好4项工作,克服棉价下跌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是突出改革,建立灵活机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二是突出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产品向中、高档次转变。加快面料产品为主的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突出质量管理,努力追求质量零缺陷。目前我们棉纱入库一等品率保持100%,棉布入库一等品率稳定在96%以上,出口产品合格率达100%;四是突出以成本为中心的各项基础管理,苦练内功,努力降低吨纱用工和百米用工,提高经济效益。只要企业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有能力应对市场变化,收到好的效益。
祥双管齐下应对市场变化
江苏东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寿
受去年棉花价格影响,新的棉花年度价格高开低走,有一部分企业在高开时补了仓。但由于市场格局整体供大于求,美棉价格一路下跌,造成目前企业大都在观望等待,棉花价格因此顺势下降。由于原料下降比较快,造成下游纱、布价格跌势更猛,致使市场低迷,对牛仔、色织、灯芯绒等大类产品的销势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常规纱产品销路不畅更加明显,比较而言精梳纱的市场行情要好一些。针对目前的市场,我们分析今、明年棉花市场会随着2005年配额的取消,棉花价格将上涨,但不会出现高涨。此外,受石油价格影响,化纤价格会上涨到一定幅度,并在一定程度对棉花价格产生拉动作用。
面对目前的市场情况,作为以棉纺为主业的企业,我们的措施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在适当时候再储备一些棉花,并在电子撮合市场、棉花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加快品种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步伐,加大非棉纤维使用量,完善产品开发体系,提高产品档次。
避开棉价高峰稳定市场
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松继
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是一个轻装前进的现代化民营企业。经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在全省纺织同行业中经济效益排名第二。
现在的市场变化无常,谁也不敢说能看得很准。我们公司几年来能够在购棉、生产中长期保持正常运转,是因为避开了棉价高峰。我们1年用棉2万吨,主要使用新疆棉。为此,公司派出两个人常驻新疆。春节前,我们以1.3万元/吨~1.5万元/吨购进的棉花用到6月份,保证了企业原料供应。国庆节前,我们又购进4000多吨国库棉,价格在1.1万元/吨~1.2万元/吨。我们一般保持在两个月的用棉储备量,即3000吨。
由于储备棉充足,配棉稳定,质量也就稳定了。因此,企业的深加工、出口销售等下游工作就好做了。
原料加速市场竞争激烈
陕西唐华六棉总经理 李世峰
今年以来,纺织市场供求矛盾特别突出,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很多企业纱锭规模不断扩大,纺纱能力不断增长,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企业生存,企业之间争市场、争原料现象非常严重,造成目前原料、成品市场相当混乱。
我们陕西唐华六棉今年上半年开了4.65万锭,11月又增开到6万锭,但企业仍然亏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资金短缺,周转不够,再加上受原料和销售市场的影响,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困难。
今年籽棉的收购价比较低,棉花价格比较稳定,价格下跌的空间不大,我们分析棉价可能会稳中有升,否则会直接影响棉农明年种棉的积极性,如果棉花减产,对棉纺织企业又是一轮更大的挑战,我们很担心。
不仅原料市场对我们有影响,成品市场受原料市场的影响,纱和布的价格下跌速度更快,幅度更大。通过价格对比,到目前为止纱线价格已较年初每吨下跌了5000多元,这对下游织造、印染、服装企业影响很大,市场相当低迷。由于明年完全取消配额,欧盟和美国正在对我们提前采取多种设限措施,这对企业出口定单影响比较大,也加大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
随行就市全力捕捉商机
河北宁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苏瑞广
在低谷徘徊。目前河北一带的棉花收购价约在4700元/吨,比年的7300元/吨相差甚远,与棉农的心理预期有太大差距,所以棉农普遍惜售。现在当地的成交价329级棉已达到11300元/吨,好的可达到11500元/吨,呈现出小幅上涨,但最近又有回落,让人不可捉摸。去年棉花市场的疯狂使不少棉商大吃苦头,因此,今年涉棉企业风险意识都非常强。虽然今年棉花质量大大好于去年,价格也已跌到谷底,棉商们仍不想轻易放手收购,大多在等待观望中。加之资金短缺,能源成本增加,纺织企业销售不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棉花市场出现了“买者不买,卖者不卖”的局面。
对于棉花市场的这种反常状况,我们公司的态度是“任凭东西南北风,岿然不动练内功”。在大环境不能调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