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关于“韩国上海服装品牌时装展“PreviewSHANGH AI”的说明会。展示事务局本部长金英顺表示,“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对外宣布招商招展做好准备,PreviewinS HANGHAI 将成为韩中两国纤维产业谋求同发展的交易场合。”
金本部长计划,在这次展会上强调韩中纤维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并介绍参展商及其产品。此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等与韩国纤产联会长朴成哲等纤维有关机构的会长将就PreviewinSHANGHAI的成功举行及中韩纤维产业的合作达成协议。
据了解,4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召开的这次展会吸引了152家参展商 (400个展位),其中包括15 家原纱企业、85家织物企业、30家服装企业以及22家纤维机械及相关企业。
记者在说明会上了解到,此次参展商都是原材料及服装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原材料企业包括汇维仕、SK化学、晓星、东国贸易与科隆等,都是针对中国中高档次市场与驻上海的欧洲、美洲及日本转口商。服装企业都拥有韩国国内品牌,其中包括信元、第一毛织、LG服装、星都、三支等。
此次展会的展馆布置包括原纱馆、化纤馆、天然性纤维馆、服装馆、县委器械IT馆等5种展览馆,预计观展商多达4.5万
记者在说明会上还了解到韩国纤维时装产业的情况:韩国是全球第四位的纤维出口国。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纤维产业主导韩国的出口产业,并作为韩国经济的重头产业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韩国仍然以优秀的缝制技术与大量生产的布料为基础,维持纤维出口大国的地位。21世纪全球厂商把目光投向了知识文化产业和感性产业,从而全球正进入无限竞争时代。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服装产业特别重视时装产业的发展。因为时装产业是以全球人为对象的感性产业兼信息产业,其特点就是全球文明的聚集点,大城市形象的商品化。在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时,纤维消费量的增长变得缓慢。与此相比,对感性化、个性化、高级、时尚化的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增加。从这种角度来看,韩国迫切需要以时装产业取代纤维产业。
据估计,在21世纪东北亚将占全球纤维时装的生产及消费量的40%,从而将形成以韩国与中国为中心的新的东北亚纤维时装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讲,韩国国内时装产业的前景非常明朗。韩国时装产业的未来取决于设计和营销能力。
通过汉城collection(Seoulcol-lection)、汉城时装周(Seoulfashi on -week)等collection和时装展等活动,若韩国品牌能普及到国外,韩国能发觉优秀的设计师,并能够采用发达国家的时装流通系统,那么韩国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时装业的强手。
另外,在韩国通过2002年世界杯,出现了R时代(15岁~25岁)概念。R时代以健康、合理的消费精神拥有不受拘束,倡导个性的新消费者群,他们需要的是能体现个性的品牌,2003年会引导感性化品牌时代的到来。大多数品牌都已经趋于感性化品牌,今年开发的新品牌有10多个品牌。以前的品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为了改变现状,国内品牌商必须通过M&A(企业合并)等改变经营模式,做进军世界市场---中国的计划。
PreviewinSHANGHAI将展示2004年春/夏季纤维材料及服装,并将举行研讨会,时装表演和韩国明星的文化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