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即将全面取消、我国纺织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国家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11月24日在京共同召开了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启动会。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巡视员严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夏令敏以及部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重点纺织企业负责人和预警专家等130人参加了会议。
开展对行业的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就是通过对重点、敏感产品进出口数量、价格等重要参数变化的监测,分析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发布重要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或阻碍发展的预警,为及时、有效地采取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在内的应对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实现产业保护工作的前置化。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在会上说,温家宝总理近日针对明年纺织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特别指示: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完善应对纺织品出口遇到的新问题,实现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王琴华说,我们开展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就是为了全面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同时也是为了贯彻好商务部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及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程的整体方案。
王琴华说,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进出口秩序,维护公平贸易,促进公平竞争,维护产业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她希望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以及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工作,使其制度化、经常化。参与这项工作的企业要有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行业和本企业的发展,维护产业经济安全。企业要确保数据质量,及时准确地报送数据。只有这样,对产业的分析预测才是准确和科学的,反馈给企业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同时,企业要学会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着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差别化的商品,减少贸易摩擦发生的可能性。
据介绍,根据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的分析,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程第一批选择了美国、欧盟、加拿大、土耳其、日本、印度等六个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进行重点研究和对标分析;挑选了八类商品作为第一批重点监测产品,涉及120个海关八位税号;重点跟踪生产这些产品的48家企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在会上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应对后配额时代挑战的建议。他说,从政府层面来讲,要尽快完善劳动、环保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法、环保法的检查力度,用行政与法律手段为纺织行业、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促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纺织业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通过建立产业预警系统,对纺织出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从行业层面来讲,要积极开展行业外交,加强与国际同业组织的沟通交流;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纺织行业科技进步;营造公平贸易环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出口经营秩序。从企业层面来说,就是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尽快提高自身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介绍了今年以来纺织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对明年行业的发展态势及企业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阐述。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来自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西安交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建立竞争力调查与评价体系以及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讲解,并组织与会代表分专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为确保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还会同有关科研院所,编制开发了纺织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模型和数据报送软件,并借助中国贸易经济信息网搭建了信息定制与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