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国内皮棉市场继续表现疲态,价格呈低位盘整。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报收11379元/吨,跌8点,CC Index(229)报收11993元/吨,未有变化。另一反映国内三级棉到厂均价水平的Cncotton A指数下跌7点,报收11333元/吨。而据世之维纺织网了解的信息,由于各方对棉价后市走向仍存在较大分歧,市场“买者不买,卖者不卖”的情况十分突出。分地区看,山东、河南和河北等省棉价变化不大,229级皮棉到厂价在11400-11700元/吨,329级在11000-11300元/吨,但纺织厂对“三丝”、马克隆值及短纤率等要求比较高,不达要求的轻则降价200-300元/吨,重则退货。江苏、浙江与广东等省棉价相对坚挺,329级棉价格多在11400-11550元/吨间。
储备棉竞买今日又有500吨成交,自11月9日开始至今,市场断断续续已成交了4600吨,特别是在本周的四个交易日里出现了三次成交,虽然成交量均很少,但无疑给市场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市场信心正在开始松动。毕竟,将棉花成本、政策调控作为支撑的依据是欠考虑的,原因在笔者前几日的分析中已做过探讨,在此不再多述;而供需市场一方面是新棉的不断上市,进口棉的集中到港,另一方面又是下游产品销售不畅,价格阴跌,纺织企业观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棉花的需求。短期内供大于求的现状不可能马上扭转。市场经验告诉我们,心理作用是除供求关系之外决定一种产品价格支配人们行为的第二力量。因此,现货市场暂时的不愠不火,很可能是正是多空双方的信心角逐,鹿死谁手,尚不确定,但空方的优势已有所显现。一旦市场上看空心态出现扩散的话,棉花价格展开新一轮下跌行情将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