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棉花协会于11月17-20日对该省孝昌、孝南、云梦、枣阳、襄阳、老河口、宜城、钟祥、当阳9个棉花公司和枣阳万通、襄樊新襄棉两个纺织厂就当前棉花购销和纺织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的印象是:棉花上市期集中、新棉质量好、目前收购价格趋稳,但皮棉销售困难,棉花企业期盼棉价回升。
一、棉花产、购、销基本情况
1.棉花生产
据调查,今年棉花生产受去年价格上扬的影响,广大农民植棉积极性高涨,棉田面积普遍回升,增幅较大。2004年,襄阳等9个市(县)的棉花面积合计为109.1万亩,产量达128.3万担。
2.新棉采摘、交售
目前,各地棉花采摘已基本接近尾声,采摘量已占当地产量的90%以上,剩余部分为棉秆上的僵瓣棉和剥桃棉,但棉农交售量占产量的比例在孝感和襄樊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襄樊各地的棉农惜售心理较为严重,或待价而沽,或将棉花卖给邻近的河南,交售量只占两地棉花总产量的40%。其他地方的交售量已占各自产量的80%以上。截至11月20日,襄阳等9个市(县)棉花公司共收购皮棉32万担,收购量占产量的25%,累计平均品级3级、平均长度29毫米、平均衣分37%,籽棉平均收购价格为2.28元/斤。
3.新棉收购价格
目前,各地籽棉收购价格普遍维持在2.15元/斤左右,并对籽棉的品级、衣分、水分有严格要求。如钟祥市棉花公司籽棉收购价最高不突破2.25元/斤,衣分必须在38%以上,并表示如达不到标准,今年能收多少算多少,后期即使收不到花也不会提价收购。这已成为目前多数棉花企业普遍存在的心态。各地预计后期的收购价格不会高于目前的价格,而且随着后期的僵瓣棉和剥桃棉的上市,价格将会下降。
4.收购资金
从调查看,今年孝感、襄樊的棉花收购资金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对不符合农发行贷款条件的棉花公司,农发行不予贷款,收购资金完全靠企业自筹解决,如孝南、云梦、襄阳等棉花公司;另一种是对符合农发行贷款条件的棉花公司,农发行保证贷款供应,收购资金能满足需要,一般没有问题,如老河口、宜城、孝昌、枣阳、钟祥、当阳等棉花公司。
5.纺织企业看市场
枣阳万通棉纺公司资金情况较好,目前328级棉购进价格为11500元/吨,棉花库存为60天。前段棉价持续走低,该企业成品库存增多,销售不畅,近期价格稳定后,情况有所好转。襄樊新襄棉厂目前因资金紧、棉花价格不稳,棉花库存只有15天(其正常库存应为2至3个月),无法也不敢保持太多的库存。棉价持续走低,纺织企业普遍迷茫,不知前景如何。目前纺织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一是希望棉花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二是希望棉农、棉花企业减少棉花中的“三丝”含量,以减少纺织企业加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纺织企业预计棉花价格于明年春节后会上涨,但不会超过13000元/吨。这两个纺织企业对新棉收储价格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价格合理,有的认为价格偏低,不利于纺织企业制定合理的棉花、棉纱和棉布价格及接受订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 新棉销售困难
据调查,以328级棉为例:由于棉花公司累计的收购及加工成本普遍在11700元/吨左右,而纺织企业目前的到厂价为11400元/吨,棉花公司不能实现顺价销售,只要销售就会发生亏损,致使绝大多数棉花公司目前销售困难。到11月20日止,襄阳等9个市(县)棉花公司共销售新棉4540吨,销售量只占收购量的28.4%,老河口、孝昌、宜城、当阳市(县)棉花公司至今尚未销售新棉。各地棉花公司普遍认为棉花销售价格在明年春节后会上涨,销售价如达不到12000元/吨以上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2.2005年棉花生产趋势
由于今年棉花收购价格与去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目前粮棉比价在1:6左右,低于正常比值1:8。国庆节之后,棉农卖棉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约为籽棉2.30-2.40元/斤),对此,棉农反映强烈,纷纷表示明年将减少棉花种植面积。各地棉花公司也预计明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将呈下降趋势,预计分散产区下降的幅度要大于集中产区。
3.新棉收储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各地对国家公布新棉收储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收储价格偏低。虽然目前出台的棉花收储价格与市场价格基本接轨,对避免棉花价格大幅波动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但也制约了棉花价格上调到合理的价位(收储价除去收购、加工和运输等费用后,不含流通环节的合理利润,约为10500元/吨,折合籽棉为2.31元/斤,比上述9个市(县)棉花公司累计籽棉平均收购价格2.28元/斤只多0.03元/斤,每吨约多150元),同时,也不能保护棉农的利益,对纺织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不利。因此,建议国家适当提高收储价格,328级棉在11800—12000元/吨为妥,这样既可避免棉花流通行业今年出现新的亏损,也有利于棉花价格的持续稳定,有利于纺织企业制定合理的棉花原料和棉纱、棉布价格,保持纺织稳定生产,同时保护棉农的植棉积极性,防止棉花生产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