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昨日消息,我36家应诉企业日前齐集浙江绍兴,积极谋划如何应对欧盟将于本月20日举行的无损害抗辩。与此同时,欧盟也推迟了是否给予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决定的时间,将其由原定的11月底推迟至本月初公布。中国纺织企业应对欧盟对中国输欧化纤布反倾销调查的工作正进入关键时期。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透露,在该商会组织下,参与行业损害集体抗辩的30多家应诉企业和相关律师参加了周一在绍兴举行的“化纤布反倾销案行业损害抗辩座谈会”,主要讨论行业为应对本月20日欧盟召开的无损害抗辩听证会所需的准备工作。锦天城律师所合伙人向东说,与会律师向企业总结了前阶段的应诉工作,并要求企业提交相关文件和数据来应对本月20日的听证会。律师还要求企业积极联系在欧盟的下游客户和进口商,他们的参与将为我方在抗辩中增加筹码。
向东称,欧盟将在明年一季度对反倾销税率和损害是否成立作出初裁,而本月的无损害抗辩一定程度上会对欧盟在反倾销税率的裁决施加压力。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表示,56家应诉企业中的36家参与了行业无损害抗辩,力求为中国化纤布行业争取最大利益。这些企业的行为值得褒奖,因为若行业无损害成立,所有中国输欧化纤布企业都不存在倾销,亦无需缴纳反倾销税。
业内人士表示,此案对于欧盟和我国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是10年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宗欧盟对华反倾销案,裁决结果也将关系到“后配额时代”欧盟对我输欧纺织品的政策走向以及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前景,这也是欧盟推迟决定给予我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一个原因。欧盟原定于11月底作出是否给予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但现将此推迟至本月初公布。
欧盟于今年6月启动了对中国化纤布的反倾销调查,并在10月来华对涉案的7家企业进行了实地核查。据中国海关统计,去年4月至今年3月间,中国对欧盟化纤布的总出口额为4.87亿美元,其中浙江对欧盟的出口约占总量的70%,江苏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