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时,我们借船出海,说的是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提高中国的加工生产能力和水平。当时,以广东、浙江、江苏为龙头的沿海地区率先采用合资合作、三来一补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外设备和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经验,打下了中国纺织生产加工基础,并成为国际服装品牌的生产合作伙伴。二十年的时间使中国成为纺织生产大国,产业趋于成熟。杉杉、雅戈尔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迅速成长。
当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生产制造国,并融入全球贸易时,仅仅是成为加工基地,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支持我们的发展需要,面料成为整个纺织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环节。如何实现面料的升级换代?吴江德伊时装面料董事长姚德荣,以其长远目光,借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管理理念,全程引进“软件”,用符合目标市场需要的设计理念,工艺技术,产品企划的系统实施策划,使自己迅速提升。再一次借船出海,借用的是外脑,解决的是大多数中国面料企业最为挠头的问题。国际市场、国内品牌客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开发?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开发进度和周期?如何配备现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一些关键的技术如何得到?仅仅一篇文章不能解答所有这些问题,但是德伊的实践,起码是一个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