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长期制约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纺织服装产品配额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意味着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不再受任何国家的“紧箍咒”限制。配额制度取消后,中国纺织业是成为机遇中的赢家,还是将陷入反倾销、技术壁垒或同行业恶性竞争的困境?
上海申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希毅说得好:“我们对配额取消是日思夜想。曾几何时,申达接待了一批批美国、欧盟的客户,脸上是微笑的,心里是空虚的,配额就像一堵墙,拦在中外双方之间;到欧美开展销会,态度是积极的,舌头是发麻的,手中无配额,一切不算数。而2005年配额取消了,市场开放了,竞争公平了,机遇也来了。”
有人预料,配额保护体制取消后,可能会有80%的全球服装企业转向中国,特别是转入长三角。在此次企业转移的背后,随同国外资本涌入的还有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要素。这对于促进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环保、品牌等方面的发展,是一次良好的机遇。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纺织服装市场多年来供大于求,配额取消后,可能会出现万箭齐发、争抢跑道的竞争场面,相对应的必然是价格猛跌、相互残杀。此说不无道理,有资料佐证:2002年中国取消配额的纺织品,出口数量扩大3倍,出口价格却下降5成,在价格下降中仅有30%属配额费用取消带来的正常让利,其余均为恶性价格竞争带来的后果。
配额取消不等于“完全自由贸易”。事实上,整个世界均在担心中国产品出口而挤垮他国纺织服装产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限制手段,质量壁垒、技术壁垒、环保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都将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产生较大的制约。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在配额取消后,要在千方百计降本增效的同时,开展国际认证,加快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做到懂惯例、明政策、善进退。
目前,上海纺织企业都在积极准备,迎接“后配额时代”的到来。三枪进出口有限公司在加强三枪工业城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并从加强品牌建设入手,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海申达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在机制的系统性、实效性、创新性上积极探索,加速企业内部精英队伍的扩大。上海纺织部分企业将在海外办厂,部分企业全力通过美国、欧盟的专项认证,并提前领取了“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