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纺织品配额放量进入倒计时,外贸公司还是服装工厂,都将挣脱长达35年的配额束缚。大量纺织、服装企业正在焦急等待、观望。可是,美国商人更着急,频繁前来中国“踩点”。
本月中旬,美国纺织品买家代表一行10余人现身杭州。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受66位美商所托,挑选服装和面料的供货商,寻找投资合作伙伴。
国际市场摆在家门口
美国买家一抵达杭州,就和事先联系好的厂商接洽,细心考察厂商资质。两天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宁波、上海和广州。作为纺织品制造重镇,杭州是他们中国之行的首站。
“以前来中国,一般都先联系政府部门,由其安排会议见面”美国ASAP机构总裁,弗兰克说,这次他们一到杭州,就直奔主题,按照事先掌握的资料,一一和企业联系,省去了繁冗的应酬。美国买家代表先后接触了杭州73家服装和纺织品进出口企业。
来自美国佐治亚州杰弗森市的商人WERNER,拿出一份客户资料,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采购项目、进口模式和公司状况。他想进口高品质的梭织面料和女式衣裤。这一需求立刻引起10多家杭州企业的兴趣。
在和外商的接洽中,雷得服装杭州有限公司进展最快。总经理黎志光说,他接待了两位美国客户,经过两天接触,双方都比较满意。
根据统计数据,杭州现有5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目前只有10%的企业走出国门见过世面,更多工厂只能蜗居本地,挂靠接单大户。外商跑到家门口直接交易,将给杭州纺织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
进口商可以多赚钱
按照纺织品出口的固定利益链,外贸公司拉订单,找工厂加工,然后收交货,工厂从中赚工钱,外贸公司赚差价,这样的交易习惯沿袭了数十年,取消配额,对双方都是解脱,可以建立“单线联系”。
“一件衣服出口到美国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工厂、出口商、进口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前两道程序都是在国内完成”,中国贸促会杭州分会祝会长说,交易习惯变迁后,从接单生产到最终出口,至少省却一道中介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