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底商务部公布了2005年纺织品出口征税范围和关税税率以来,本报收到了许多纺织出口企业的信息反馈。由于这些企业出口产品品种、档次以及出口地区等情况各有不同,因此企业对征税政策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正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国已采取从量税计征方式对外衣、裙子、裤子、衬衫、睡衣和内衣等6类31种纺织品,共148项产品征收每单位人民币0.2元~0.5元的出口关税。对此,那些产品档次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出口企业表现乐观。
据了解,目前以加工成衣为主营,并以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远东股份、茉织华、辽宁成大、大连创世等。谈起征收出口税的问题,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文献显得比较轻松。他说:“征税主要限制了那些低端产品的出口,大杨的产品早已向高端进军。我们的目标是建成国际高档男装的生产基地,征税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影响。”据了解,大杨集团成立25年间已建成了适应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生产体系以及国际化的人才团队,特别是高级男装的专业化发展定位,使企业在服装生产、企业管理、面辅料开发、设计企划、品牌发展等方面获得了与世界接轨的专业化能力。每单位人民币0.2元~0.5元的出口关税显然不会令这艘“北方男装巨舰”有所撼动。
广东省佛山市新光针织有限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达1.2亿元人民币,主要产品为外衣、家居服和卫衣等,以加工外销为主。近年来,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开拓国际市场,产品附加值日益提高,保持了比较稳固的客户关系。公司董事长卢明铿告诉记者,征收出口关税在短期内将对企业效益有所影响:根据具体品种不同,公司产品基本需按照每单位0.2元~0.3元的税率缴税,今年公司将至少增加150万元的出口费用。但是从长远来看,那些规模较小、产品利薄的同行企业有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了关税负担而退出角逐,企业的出口环境和行业出口秩序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许多大中型出口企业的负责人与卢明铿董事长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本来担心今年国内纺织业界会趁配额取消一哄而上,导致纺织产品出口剧增,造成企业互相压价。他们普遍认为,加征出口关税会令一些竞争力差的企业退出海外市场,让那些有竞争力的企业继续开拓海外市场,真正做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国家公布的关于部分纺织产品出口征税细则中,按照规定的税率结构,将给那些生产出口内衣等单价较低的企业带来极大的影响,许多企业表示他们难以承受这么高的税率。
目前,按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6大类31个敏感类别的不同产品,征税税率分别为0.2元/件(套、条),0.3元/件(套、条),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税率定为0.5元/千克。内衣包括三角内裤平均每件征税0.2元,也就是说与销售价格较高的成衣、外裤等没有区别。以生产内衣、三角裤为主的福建晋江深沪镇,最近算了一笔账:全镇现有内衣企业200多家,年产值40亿元,年出口以男女三角裤等种类的内衣19亿件,出口交货值36亿元。目前,全镇内衣产业税后年均利润是9.5%左右,如果按每件0.2元增加关税征收,那么他们出口的三角裤每件承受的关税是9.52%,所有利润都不足以交税,内衣企业将面临停产和倒闭。他们认为,那些出口单价较高的成衣,按每件人民币50元计算,每件增加0.3元的关税,其承受的关税是0.6%,应属可承受范围之内;而三角裤出口承受的关税是其他种类服装的15倍,企业是绝对难以承受的。他们建议,对三角裤等单价较低商品能否不一概以件为计量单位,而应以通常的打(12件)为单位,把税率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内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