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综合实力固然重要,独特优势也可独霸一方,在市场竞争中这才有了绍兴色纱的走出国门,兔毛难题得以破解,成纱质量可以突破,以及浙江纱线的成功之道,各具各色,自有千秋,当然更需提及拥有特殊身份纯羊毛标志的毛纺军团。正是他们的熠熠生辉,才打造出一片风流天地。
浙江纺织企业规模并不大,在纺织行业里只能算是中小规模型企业;浙江的纺织原料资源短缺,自身没有上规模的产棉区。然而,浙江地处沿海,市场信息灵,企业机制活,产品创新、开发意识强,扬长避短,挖市场所需,独辟蹊径,走自己特色之路,这是浙江纺织企业的定位,也是浙江纺织企业赢得市场认可的法宝!
纺织市场需要大量高品质常规产品这一“主食”支撑,也需要精优特新产品这一“点心”换口味。浙江的纺织企业凭借市场敏感性,致力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形成色纱、差别化纤维应用开发两大特色。
色纱日趋成熟。浙江省有20多家企业生产色纺纱,纱锭规模与色纺生产能力已占全省纺纱能力1/4以上,年产量达10万吨左右。浙江的色纱分为先染纱线再混纺的色纺纱、直接利用彩色纤维混纺的两种,色纱现已占国内纺织市场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色纱产品不论数量、档次、品质、技术,均处在全国领先地位,是国内色纱的首块牌子:色彩品种从单一色起步,最多可达7色以上;色纱品种丰富,既有常规的棉、麻灰色色纺纱,也有高档精梳彩色纱、漂白色纺纱;色纤维占所有纤维的比例从1%起,最高可达80%;彩色程度有深、中、浅色3种层次之分;原料(纤维)的使用从单一的棉纤维到羊毛、羊绒、绢丝、麻等多种天然纤维的纯纺及不同比例的混纺,还能与各种不同的纤维素纤维如天丝、莫代尔、莱塞尔、竹纤维,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甲壳素纤维等的不同比例混纺。浙江的色纱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宁波地区,如宁波中汇纺织有限公司、慈棉纺织集团、宁波百隆公司等等。浙江色纱产品的成功开发和工艺技术上的不断成熟,在充分发挥、展示不同纤维的性能特色的同时,也使得纺纱产品风格、性能大为改观,引领国内纺纱产品从无色走向多姿多彩广阔空间。
差别化纤维应用开发。对于天然纤维的风格特性,人们已非常熟悉,而差别化纤维性能的挖掘,功能性纤维的应用开发,既是对传统纺纱理论的突破,又是产品开发思路的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浙江纺织企业的新型纺纱技术在国内别具风格,新型纤维的应用在国内独树一帜!通过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应用,浙江的纺织产品档次提高了,产品功能新颖了,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上去了。浙江纺织企业的差别化纤维的运用非常广泛:Modal(莫代尔)、Lyocell(莱塞尔)、Tencel(天丝)、竹纤维等,既可以纯纺,也可以与棉、毛、丝、绢这些天然纤维混纺;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继段彩纺———“梦菱纱”2003年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外,近期又成功开发天丝纤维色缠微弹长丝的“驼铃纱”;浙江春江轻纺集团用Coolplus与棉混纺的吸湿快干涤棉等产品荣获2003年优秀设计奖和优秀创新奖。
除此之外,空心纱、长丝、短纤混纺纱也是浙江特色纱之一,如浙江海盐广大纺织公司开发成功轻而膨松、具有良好吸湿性能和保暖性能的超柔中空纱,湖州威达公司生产的绢丝等。
“要新型纱线,请到浙江来”,浙江纺织企业将立足这一产品定位,以不懈的努力、不倦的创新,追踪国际高科技新型纱线研发的前沿阵地,走出一条独具浙江特色的“新、特、精、优”纱线产品开发之路!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