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清梳联是当代世界一项十分先进成熟的技术,实现了工序的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是棉纺行业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需要,是棉纺技术发展的必然,是棉纺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青岛宏大纺机在国家、山东省及青岛市纺织行业相关机构、专家及用户的支持帮助下,多年来致力于国产清梳联的研制、开发、推广和应用,自1993年在德州-棉成功研制开发投入生产第一条国产清梳联以来,先后经历了与国内外多家公司对接的第一代清梳联、包括开清设备在内的自行配套的全流程第二代清梳联、工艺流程配置完善的第三代清梳联及工艺参数优化的第四代清梳联。
本文从工艺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来全面阐述青岛第四代清梳联特点。
1 青岛第四代清梳联的工艺性
1.1 清梳联流程中棉结、短绒、杂质的演变
清梳联是由单机群体组成的,流程中单机的配备和选用,应将开松、除杂、棉节、短绒四个方面的要求统一考虑,各单机在充分发挥各自工艺功能的同时,还要作用互补,共同完成清梳联工艺技术的目的:开松、混合均匀、少伤纤维,少产生棉结,达到半成品质量要求。根据调研与测试统计资料,与半成品相关的质量指标在清梳联流程中有如下演变规律:
(1)棉结:原棉经过开清棉后,棉结随开松度增加而增加,且配置的设备越多,棉结增加的机会越多,一般情况下,开清棉工序棉结增长率在50%~150%之间,而经梳棉工序后则大幅度减少,棉结去除率一般在65%~80%;
(2)短绒:人工测试16 mm以下短绒率则在开清过程中无显著变化,仅稍有增加,而经梳棉握持分梳后则大幅度增加,较好的控制水平在5%左右;
(3)杂质:随着原棉逐步开松、梳理有降低趋势,在开清工序和梳棉工序都是减少的,但清梳工序除杂要合理分配,要求过高,会导致棉结和短绒的增长,一般说来,在保证成纱质量的情况下,总除杂效率要适度:在97%左右,此时,生条含杂率应在0.03%~0.05%。
清梳联新的工艺原则是"多包排列、精细抓棉、早落少碎、渐进开松、混合均匀、以梳代打、高效梳理",清梳联流程已趋向"一抓、一开、一混、一清"配多台高产梳棉机的新工艺要求,根据棉结、短绒、杂质在清梳联流程中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和推出了工艺合理、适应性强的短流程清梳联。
1.2工艺流程
1.2.1 棉型一万锭清梳联
FA009→FT245F→AMP2000+FT213A→FAl25+FT240F→FAl05A1→FT240F十FA029→FT240F→FAl79+FAll6→FAl56十FT201B→119AⅡ→(FAl78A+FT024十FA203A)×6
1.2.2 棉型两万锭清梳联
(1)FA009→FT245F→AMP2000十FT213A→FT215→FAl25十FT240F→FAl05A1→FT240F+FA029+FT240F→A:B:
A:B:FAl79+FAll6→FAl56+FT201B→119AⅡ→ (FAl78A+FT024+FA203A)× 6
(2) FA009→FT245F→AMP2000+FT213A→FT215→FAl25+FT240F→FAl05A1→FT245F+FA029-1600+FT240F→FAl79-1650十FAll6-1650→FAl56+ FT210B→119AⅡ→FT202→A:B:
A:B:(FAl78A+FT024+FA203A)×6
1.2.3 棉型一机两线两品种两万锭清梳联
FA009→FT245F→AMP2000+FT213A→FT215→FAl25+FT240F→FAl05A2→FAY-2→A:B:
A:B:FT240F+FA029+FT240F→FAl79+FAll6→,FAl56+FT201B→119AⅡ→(FAl78A牛FT024+FA203A)×6
1.2.4 化纤清梳联
(1)FA009→FT245F→AMP2000+FT213A→FAl25→FT240F+FA029+FT240F→FA053+FA032A→11 9AⅡ→(FAl78A十FT024十FA203A)×6
(2)FA009→FT245F→AMP2000+FT213A→FA125→FT245F+FA029D+FT201B→119AⅡ→(FAl 78A十FT024+FA203A)×6
注:FA009型往复抓棉机:FT245F型、FT240F输棉风机;AMP2000型金属火星二合一探除器;FA213A型三通接板阀;FT215A型微尘分流器;FAl25型重物分离器;FAl05A1型、FAl05A2型单轴流开棉机;FAY-2型气动配棉器;FA029型、FA029-1600型、FA029D型多仓混棉机;FA116型、FAll6-1650型主除杂机:FAl56型除微尘机;FA053型无动力纤维分离器;FA032A型储棉箱;FT202T型分配器;FAl78A型喂棉箱;FT024型自调匀整器:FA203A型梳棉机。
1.3工艺特点
1.3.1 青岛清梳联清花流程博采众长
吸收了国外众多名牌产品的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和改进更加实用、先进,可与国外名牌产品相媲美。
1.3.2 流程简捷、效率高
各工艺能仅采用一台主机,相互配合,作用互补完成精细抓棉,有效开松,均匀混合,高效除杂的任务。
1.3.3 简捷流程的重要基础
FA105A单轴开棉机在前道工序有效地发挥了"早落大杂"作用,FA116型主除杂机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分解棉束,排除微尘,二者在流程中的巧妙组合,能适应不同含杂的原棉,同时少伤纤维,少增棉结,是国内清梳联设备的最佳组合,是短流程的重要基础。
1.3.4 清棉、梳棉工艺分工合理
清棉工艺流程合理地负担了任务,在保证一定除杂效率的情况下,又为梳棉机的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筵棉状态,使之充分发挥梳棉机的梳理功能,为优质高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1.3.5 取消了尘笼凝棉器
流程增设FA156型除微尘机进行微尘和短绒的排除,从而在流程中取消了凝棉器,输棉风机全部采用变频器控制,避免凝棉器易堵车、起火和增加棉结等缺点。
1.3.6 采用变频调速,便于工艺调整
流程中的主要工艺部件:FA009型往复抓棉机抓手水平运行,FA105A型单轴流开棉机角钉打手,FA029型多仓混棉机水平帘、斜帘,FA116型主除杂机给棉罗拉、大分梳辊,FA178A型喂棉箱喂棉罗拉,FA203A型梳棉机道夫速度等采用变频调速,便于工艺调整,提高了流程适应性。
1.3.7 工艺运转率为100%
运用独创的连续喂棉控制技术,对FA029型多仓混棉机斜帘、FA116型主除杂机上下给棉罗拉的控制进行技术改造,使整个流程自FA029型往复抓棉机开始,连续喂给,运转率达到100%,使棉流均匀输送,便于开松、除杂和梳理,并为自调匀整器提供非常均匀的筵棉状态。
1.3.8 气压监控系统
整个系统在运转中都受到压力传感器的控制,在FA009→FA029→FA179→FA116→FA178A→FA203A过程中,输棉、滤尘通道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监测输棉、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了输棉管道、机器、滤尘系统堵塞等造成系统失常和机件损坏的现象。
1.3.9 梳棉机组控制一体化
FA178A型喂棉箱、FT024型自调匀整器、FA203A型梳棉机结构和控制一体化,梳棉机组更加简洁、美观。
1.3.10 采用新型针布
FA203A型梳棉机采用新型进口针布,保证生条高产优质。
1.3.11 清棉、梳棉采用上行连续吸尘
气流、气压稳定,有利于提高开松、除杂、排尘及梳理效果,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
1.3.12 选用异性纤维拣除仪
代替人工拣出异性纤维,智能监测和自动排除异性纤维。
1.3.13 重视清梳联的技术服务工作
青岛宏大纺机专门建立了高素质的清梳联技术服务队伍,全面为用户服务,实行"交钥匙"工程。
1.3.14 使用方法和管理制度是保证清梳联开好、用好的重要保证青岛宏大纺机编著了清梳联的安装、调试、操作、工艺、系统工作法等手册,汇编了清梳联用户的生产使用报告,对我公司的清梳联新用户加以引导和培训,提供使用管理经验,为清梳联新用户提供全面技术支持。
1.4 工艺效果(以德棉为例)
1.4.1 配棉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品种的配棉表
品种 J14.6tex J 18.2tex |
平均等级 2.58 2.2 主体长度/㎜ 28.68 29.4 品质长度/㎜ 32.09 32.9 细度(马克隆尼值) 4.336 4.38 成熟度系数 1.74 1.74 短绒率/% 10.24 8.8 含杂率/% 1.01 1.19 |
1.4.2 生条质量
生条不匀率(u%/5m):内不匀平均1.89;外不匀平均1.36。
1.4.3 成纱质量(见表2)
通过AFIS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清棉的棉结增长率为55.25%~62.36%,梳棉的棉结去除率为86.84%~88.41%;16㎜以下AFIS短绒清棉变化为:(W)0.3%~0.53%,(n)1.35%~1.77%;梳棉变化为:(W)-0.41%~-0.77%,(n)-0.9%,-2.99%,达到了较高水平。
2 青岛清梳联的可靠性
⑴技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