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机器材协会理事长高勇预计,2004年我国纺织工业规模扩张的势头将减缓,纺织固定资产的投资将趋于理性化,由此对2004年纺机市场的判断是:化纤设备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棉纺成套设备销量将减少,由于棉纺织设备占我国产纺机设备总量的65%以上,故2004年我国纺机产品的销售总量及进口量将有所减少。
面对纺织工业的调整转型期,纺机行业如何适应变化的形势?
在谈到2004年纺机行业的工作重点时,高勇突出强调了要以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为突破口,全面提高纺机产品质量。
从近几年市场情况看,无梭织机、针织大圆机等量大面广的产品主要依靠进口,究其原因,虽与我们原创能力不强、设计水平不高、消化吸收能力不足有关,但相当一批产品批量上不去则主要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过去纺机行业曾组织悬锭粗纱机、织机、圆纬机、锭子、多臂装置等可靠性工作,有关研究所、公司和企业也积极开展过产品可靠性工作,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时至今日,产品质量仍然是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竞争能力不强的主要问题。进口纺织机械尤其是进口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居高不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纺织机械产品在可靠性上与国外同类产品有较大差距,纺织企业在采购技术装备时首先考虑工艺使用要求,同时要考虑装备的功能维持能力即产品的可靠性如机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使用寿命等等,而且要求机器早期故障已经在机械制造厂出厂时得到克服和解决,还要考虑国内外同类技术装备在全寿命使用周期内(如5至7年内),其装备购置费、维修费和效率影响的费用等总费用的比较。
2004年,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模式逐渐由规模扩张型向技术进步型的转变,我国纺机行业的市场环境必将出现较大变化,纺机行业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我们要以质量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主线,促进纺机全行业健康适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