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最近召开的国际纺织标准及测试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纺织标准、计量检测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纺织测试技术与标准日趋完善,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会上,来自东华大学、西北纺院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及部分企业代表,就纺织测试标准、纺织测试仪器的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已制订、修订了一大批能适应国内外贸易需要,且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纺织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开发生产了不少新的检测仪器。但同时应看到,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纺织测试标准和技术在总体上质量差距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加工粗糙,造型不够美观流畅,稳定性、可靠性不能满足要求等方面。
计算机、电测技术普及应用,已成为当前检测仪器发展的主流。据了解,目前我国现有各类纺织材料拉伸性测试标准中,都已明文规定采用先进的等速伸长CRE检测机理,这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电子式强力仪的发展速度。大量事实证明,采用计算机和电测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工作方式对简化仪器结构、提高检测精确度、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有着明显优越性。纱线毛羽仪的技术进步更具有典型意义,其光源由白炽、红外发展到激光;其检测点由单一发展到8到12点同时检测;其传感器由一般光敏到先进的CCD器件,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在总结全自动式单纱强力仪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国情过渡性地重点抓半自动式电子单纱强力仪的技术路线,加速了我国电子强力仪的推广应用进度;借助军工单位力量开发研制具有我国技术特色的电容式条干仪和专家系统,及时结束了这一高科技仪器长期来依赖进口的局面。
用户能接受的价格差异大、宏观经济调整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了测试设备开发、添置、更新的积极性。比如,光电式黑板条干仪研制已达到可使用阶段,但一直没有实现大面积使用。光电式纱线直径仪、喷嘴式模糊数学处理织物风格仪、智能式微波快速烘箱、大张口双轴向织物拉伸仪等项目也有相似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