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源市当年能有“东北小上海”的美誉,纺织业功不可没。如今,辽源纺织工业共有化纤、棉纺、印染、袜业、服装五个行业73户企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总资产18.5亿元;共拥有主机设备4450台,引进设备1191台,其中国际先进设备647台;纺织工业综合生产能力可达1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份额的三分之一;在18大类产品中拥有“松鹤”、“欧蒂爱”等四个名牌产品。涤纶长丝生产规模省内第一,无梭织机拥有量省内第一,印染生产水平省内第一,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东北第一。
如何让老行业焕发青春?辽源的做法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产品链加长,科技附加值提高。他们重点培植得亨公司、纺织集团、真雨集团三大骨干企业,以此带动纺织业的整体发展。
得亨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纤维、氨纶、丙纶,年生产能力21000吨。他们正在实施国债项目二期工程2000吨氨纶项目,还将再上2600吨氨纶国产化改造工程项目及涤纶长丝扩产项目。两三年后,得亨公司将形成绦纶30000吨、丙纶4000吨、氨纶5100吨的年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将达到7亿元。
纺织集团现有3万锭纱、3700万米布、1200万米印染的生产能力。他们将投资15163万元,新上出口高档面料生产线改造国债项目和印染生产线填平补齐项目,形成年纺纱能力10万锭,布5000万米,印染能力3500万米,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同时,该企业将通过资产重组,按产品关联的原则,将吸纳东海服装厂、东辽县坚固呢等服装企业,开发品牌服装等终端产品,形成50万件服装生产能力。
辽源真雨集团是一家服装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0万件。其产品“真雨牌”服装在国内外市场已小有名气。辽源将投资7200万元,建立真雨服装工业园区,两三年内,将形成年产500万件服装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
到2005年,这3户企业总产值将由现在的5.5亿元增加到21亿元,占全市纺织服装行业规划总产值的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