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纤长丝纺丝设备中,高速卷绕头是最为关键的单元机之一。它的性能优劣、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成品丝的质量,而且该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价格与售后服务等因素一直制约着化纤长丝的规模化生产。恒天重工郑州华萦化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卷绕头的研制过程中,坚持“高起点、跨越式、创一流”的远景目标,历经8年的艰苦研发,终于获得业界认可,进入批量生产和销售。从2008年作为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号工程”推向化纤市场,到2010年凭实力赢得热销,令业界刮目相看。下半年以来,华萦公司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八年修炼成正果
郑州华萦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倩见证了卷绕头过去8年的研发历程。“卷绕头的研发,从2000年项目启动到2008年实现批量销售,历经了8个年头。8年的艰苦研发,锲而不舍地跋涉,默默无闻的探索,成为一代创业者们一生的重要记忆。”
2000年10月,时任恒天重工前身郑纺机厂长的刘海涛,在北京国际纺机展览会上敏锐的察觉到卷绕头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果断作出开发高速卷绕头的决策。公司从当时最先进的8饼高速自动切换卷绕头入手,高起点快速进入卷绕头领域。公司成立了开发小组,从化纤厂聘请技术人员一起参与研发。
为了加快研发进度,于2001年6月成立华萦公司,在科研人员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01年12月推出首台ZW606型卷绕头,送往试验基地试验,一次生头成功。随后又经过几个月的工艺试验和电气控制改进,2002年4月生产出各项物理指标全部符合要求的长丝产品。
2002年,公司ZW608型高速自动切换卷绕头正式在国际纺机展览会上亮相。但是,试验机与商品尤其是批量商品之间存在差距,在关键件制造过程中也遇到一定困难。为了攻克关键件卡盘轴的技术难关,现恒天重工总经理汤其伟曾担任攻关组组长,依托于郑纺机强大的技术力量,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为卷绕头产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的4年内,公司又相继推出ZW612、ZW620拨叉式卷绕头,先后在洛阳石化、张家港等厂家进行试验得到用户认可。但是,卷绕头高速运转的稳定性、长期连续生产的可靠性及批量生产、装配一致性,对华萦乃至于郑纺机是很大的考验。时间已飞逝5年,华萦在忙碌和无为中艰难度过,有人产生了动摇,但汤其伟始终信心十足。ZW620卷绕头在张家港试车时,汤其伟亲赴现场指导;恒天重工总工程师刘延武与技术人员一起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恒天重工副总经理蒙喆带领华萦公司智红军更是不辞辛苦的奔波,为卷绕头市场开拓、寻求合作倾尽心血。正是这样,才有了坚持8年的华萦,也才有了10年后华萦的今天。
2006年,国内卷绕头多头纺改造市场炙手可热,华萦公司也迎来了转机。一次就与化纤长丝厂签下近300个位的进口卷绕头改造任务,并一举成功,并连续为多家化纤厂进行了设备改造,提高了公司在市场中的认知度。
为提高产品可靠性,公司又联手国外相关领域专业电气公司,全面合作开发卷绕头电气控制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正式应用到卷绕头的批量生产中。随着此软件的开发试验成功,使华萦卷绕头的产品档次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在卷绕头电气控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也做好了将产品批量推向市场的准备。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2月,华萦终于迎来了小批量进入市场的机会,与浙江一家化纤厂签订了16位的ZWT610卷绕头合同,并于当年投入生产。次年,又于与南方控股集团签定了72纺位的批量整机合同。该项目于2008年年底交付用户,今年5月成功开车。
八年坚持,孕育一个产品的艰辛诞生。苦难是最好的老师。
高配置高精度
高速全自动卷绕头的特点是高速重载,化纤长丝生产的特点是连续不间断,因此对设备的精度要求极高。
卷绕头是一个连续生产使用的设备,除了检修一年几乎不停车,要求可靠性特别高,必须满足高速、高负载运转无振动,高速连续运转低故障率,高速切换成功率100%等要求。所以要求主关件必须具有高精度,装配高度一致性,电气系统要求动作可靠,控制精度高,同时还必须具有人性化的可操作性。
在卷绕头的研发过程中,公司先后获得《卡盘轴张紧装置》、《双转拨叉传动装置》、《自驱动式摩擦辊》、《转盘连续回转式卷绕机构》4项国家专利。
华萦卷绕头上位机系统:采用友好人机界面,控制采用进口专用四合一变频器及电机,抗干扰能力强;采用专用成形软件包,防叠并具有优异退绕性能的卷绕成形。压辊采用主动式测速辊,用于微调线速度和卷绕张力,使纺丝品种范围更广,还可获得具有优质退绕性能的圆柱形卷装。切换采用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驱动旋转切换,同时伺服电机可以正反旋转,有效解决满卷过位。气路全部采用进口知名品牌气控元器件,可靠性高。
实力赢得热销
客服热线: |
![]() ![]() ![]() ![]() |
新闻热线: |
|
展会合作: |
|
邮 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