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拉动内需,核电站建设可望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75%的国产化率,能否引领中国核电驶入发展快车道?
11月21日,我国第九座核电站——位于海峡西岸的福清核电站,在福建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岐尾山前沿开工建设。这一核电站规划6台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总投资近千亿元。
这是中国保增长背景下,中央推出扩大内需4万亿元计划后实施的首个特大型重点工程。第一份落地的千亿大单,三大焦点,引来海内外瞩目。
在福清核电站这条生产链上,会有多少企业从中直接受益?
首先获益的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在位于四川地震灾区德阳市的东方汽轮机德阳生产基地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正式签订了方家山、福清核电项目汽轮发电机组和蒸汽发生器合同,总价值约50亿元,占到项目设备总投资的1/4。中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余剑锋表示,这次合作可全力支持东方电气灾后重建,也将促进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则摘走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及蒸发器锻件的供货协议;中国核工业集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安全壳关键设备——电气贯穿件通过国家鉴定,将为设备国产化提供新的硬件支撑……
福建当地更对这个项目充满期待。截至目前,福清核电项目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可为当地创造1万多个就业岗位。中核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对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的投资拉动效应——6台机组投资近千亿,预计可拉动当地GDP增长近4000亿元。
客服热线: |
![]() ![]() ![]() ![]() |
新闻热线: |
|
展会合作: |
|
邮 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