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缩短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改“紧跟市场”为“引领市场”,绍兴纺织产业把创意引领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一方面,加强科创大厦、创意大厦和服装家纺创意中心等基地建设,启动实施创意园和科技园“两园”建设;另一方面优化服务,成立中国轻纺城创意产业服务中心,落实3500万元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吸引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中国职业时装设计师创意设计大赛、“中华杯”国际女装设计大赛等赛事落户绍兴县。目前集群已引进纺织创意企业70家、专业人才600余名。
立足“产业+市场+文化”
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战略加快了绍兴纺织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业集聚度、低能耗、低污染方向发展。2010年,规上大纺织业分别实现产值、利润1538.1亿元和60.7亿元,同比增长17.3%和83.8%。2011年上半年,纺织业延续去年旺盛势头,1—6月大纺织业总产值达740亿元,同比增长30.9%。
根据绍兴县纺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纺织原料、印染、服装家纺织造三大产业产值和中国轻纺城市场群成交额实现“4个千亿元”;纺织产业产值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自营出口达到110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下阶段,我们将立足‘产业+市场+文化’的集群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贸易、创意等三大国际中心。”孙君介绍说。其中,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突出化纤印染的引领作用,重点推进化纤差别化、印染产业集聚提升和产业链的整合提升。国际性纺织贸易中心突出轻纺市场的龙头地位,重点加强市场软硬件建设、扩大国内外市场、提升市场知名度。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突出研发设计的核心价值,重点加强创新创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时尚创造与推广。
围绕集群转型升级目标,绍兴县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对发展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项目审批、融资、用地上优先考虑。积极组建好纺机、印染两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推进实施印染集聚升级工程“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并购重组、统筹安置”等政策。
“像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的政策,根据纳税销售排名,化纤业名列前5的企业,织造、印染、服装家纺业名列前10的企业,纺织机械业名列前3的企业,都将给予一定的嘉奖。”孙君介绍说。
链接:
绍兴纺织产业空间格局
绍兴县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制造基地之一和最大的轻纺贸易基地。全县化纤聚酯产量达257万吨左右,约占全国10%;印染布产量180亿米,约占全省50%、全国30%。
绍兴纺织产业基本形成“一个主体园区,七个特色名镇”空间格局:滨海工业区为“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齐贤镇重点发展纺机业,杨汛桥镇重点发展经编家纺,兰亭镇和漓渚镇重点发展针织,马鞍镇重点发展化纤原料,夏履镇重点发展非针织布,钱清镇重点发展轻纺原料市场,柯桥街道重点发展专业市场和研发设计等服务机构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