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为了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张家港市纺织行业建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华芳纺织研究院申报了国家一级实验室,并着手成立博士后工作站;鹿港、普坤等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纺织研发中心,大多数纺织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张家港市不断提升品牌对纺织产业的支撑作用,以华芳集团、澳洋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谈及近年来张家港市纺织工业发展的特点,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总量增长逐年加快是张家港纺织工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纺织行业较其他行业先探底着陆,相对于其他行业所受冲击较小。3年来,行业复苏态势明显,销售总量增幅不断提高,即使是在危机影响下的2008年,纺织行业生产总值仍然同比增长1.1%,2009年同比增长3.9%,2010年同比增幅达到22.7%。3年来,纺织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17%上升至2010年的18.4%;3年来纺织行业投入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投入17.5亿元,占全市工业投入比重为8.8%;2009年投入21.2亿元,占全市工业投入比重为9.4%;2010年投入29.8亿元,占全市工业投入比重为10.8%。
同时,纺织行业赢利能力大幅提高。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出台,纺织行业景气指数大大提高,行业赢利能力也逐步提升。从规模以上企业的完成情况看,效益指标增幅由负转正。2008年行业利税和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7.9%和38.2%;2009年两项指标增幅分别提升至15.4%和29.8%。2010年,全市纺织行业利税和利润增长分别达到55%和123.3%,3年来,全市纺织行业销售总量增长38.3%,利润增幅达到81.6%。此外,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外贸出口形势逐年好转。随着出口退税比例的提高和国际市场逐步复苏,纺织行业自营出口总额由2007年的24.6亿美元上升至2010年的33.6亿美元,回归行业出口首位。
张家港市目前拥有苏州市级纺织产业基地3个,分别为苏州市纺织品毛衫(塘桥)特色产业基地、苏州市氨纶纱(金港)特色产业基地、苏州市毛纺织(杨舍)特色产业基地。自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先后将我市命名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将张家港市德积镇和塘桥镇分别命名为“中国氨纶纱名镇”和“中国棉纺织毛衫名镇”。华芳集团、澳洋集团在全国纺织工业中占有较高地位,名列全国纺织工业百强企业。张家港市行业布局相对集中,特别是以乡镇形成的区域产业群日趋明显,经过多年调整发展,张家港市纺织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