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乐市纺织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长乐纺织业2008年和2009年均出现负增长,投资相对萎缩,2009年长乐纺织业出现了-2.79%的负增长,但相比全行业-9%左右的平均出口负增长,长乐纺织行业出口波动算是比较小的,而且很快在2010年出口得到回升,全年行业固定投资得到释放,同比提升达71.95%。
根据长乐市2010年的统计数据,锦江科技产值达到22.7亿元,是长乐化纤产业领域超过10亿元产值的6家企业之一,成为该地区锦纶行业的龙头企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
千万不算富
过十亿才是大户
锦江科技的成长史,只是众多长乐纺织企业的一个缩影。“我们第一个办了锦纶厂后,后面很多厂就跟着上马了。”陈飞说,“在长乐纺织企业里,我们算不上什么,有很多做得比我们好的。”
陈飞的话,自然带着几分谦虚,但是长乐纺织企业的实力的确不容小觑。据长乐市纺织局局长陈木珠介绍,长乐纺织业主要倾向于化纤、纺纱、针织经编这三个领域,到2010年,化纤产业总产值达到181.83亿元,17家化纤企业产值超亿元,金纶高纤产值达到47.96亿元、力恒锦纶达到38.29亿元,锦江科技只能屈居第三。
“纺纱、针织的企业做得很大的很多。”陈飞对化纤领域之外的同行大加赞赏。记者从长乐市纺织局了解到,2010年共有29家棉纺企业产值超亿元,其中10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比如金源纺织、翔隆纺织、正隆纺织、华亚纺织、经纬集团,以及大众比较熟悉的金鑫纺织。
20世纪90年代,富起来的中国,针对一度被羡慕嫉妒恨的“万元户”,有一段顺口溜可表现历史的沧海桑田:“万元不算富,十万是小富,百万才起步,千万才是大户”。而对于今天的长乐纺织企业来说,千万不算富,过十亿那才是大户,才是榜上有名的主。
“十一五”期间,长乐市纺织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到2010年为止,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7%以上,且所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50.55%提升到2010年的60%以上,长乐全市2010年纺织工业销售收入实现506.44亿元,已成为长乐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纺织产业
谋求“和谐可持续发展”
1979年,那个被无数人感叹的春天,长乐金峰镇农民陈兴玉开办了第一家蚊帐厂,开启了长乐纺织业兴起的序幕。三十多年艰难创业与精心扶植,长乐市到今天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产业集群,拥有“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经编名镇”“中国花边名镇”等多个产业名片。
“长乐纺织企业可以说是长乐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的典型代表,特别是1984年到1988年这段时期。”陈木珠娓娓道出长乐纺织业高速发展阶段:长乐第一家纬编织物印染厂是1984年4月由农民周世泰领头创办的。而第一家开幅式织物染整厂1985年10月由村民陈斯清创办。他们解决了织物染整要长途运送到江、浙加工的历史,为长乐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长乐第一家丝织厂是由何长海、程炎乐等联合三星村民创办的,三星丝织厂首家购进K74丝织机生产出当时甚为流行的可与“走私布”媲美的涤纶布。长乐第一家棉纺厂是由村干部许典都带领105户许朱村民集资53万元于1985年创办的凤洋棉纺厂,从此长乐有了自产的第一根机制纱。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