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棉花质量等级成关键
由于籽棉收购市场的敞开,新疆轧花厂的数量显得与新疆棉花的实际产量极为不对等。现有的新疆轧花厂大约有820家左右,可以加工棉花量达到550万吨,而新疆实际棉花产量最高也不过300万吨。利益的驱动造成了新疆轧花厂的数量比需要的数量多50%~60%,多年以来多次出现轧花厂哄抢籽棉现象。众多轧花厂设备档次参差不齐,落后设备较多,加工速度和工艺没有标准化管理,导致经过加工后棉花质量严重下降。检验机构对各级轧花厂的监督几乎为零,导致了新疆棉花质量等级混乱。
因此棉花监控、检验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对轧花企业、棉花经营企业的关键标准控制,是保证新疆棉花未来质量等级稳定的必要手段,建立强化检验机制是保证新疆优质棉享誉世界的关键。
异性纤维应重视
多年来,新疆棉花的“异性纤维”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关于棉花中的异性纤维问题,下游纺织企业和棉花质量监督部门在不断呼吁,但棉花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企业似乎都无动于衷。因为新疆棉花的种植、采摘、加工都没有形成集约化,各自为政是常见的现象。要减少异性纤维,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奖罚措施,异性纤维的控制必须采取定性和定量来执行,这样才可能降低和杜绝棉花中的异性纤维。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