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专区 >正文

领头羊入疆 拉动纺织产业升级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3日

或许在某些领域,新疆还一时无法与深圳比肩,但在纺织行业成为“今日深圳”是可期待的。

羊群效应拉动新疆纺织提升

如今来新疆投资的内地企业有30多家,都是各自领域的实力派,如华孚、雅戈尔、永翔、江苏华芳、山东如意、山东鲁泰、河南新野、浙江巨鹰等等,他们用新技术装备、高水平管理,推动产业升级,改变新疆纺织的面貌。

徐文英在总结产业转移的成与败时指出:“产业转移并不是一转就灵,当初东锭西移为什么不成功?原因就在于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新疆纺织目前的发展速度及水平,曾让初来乍到的梁勇感到意外:“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企业有很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效益比内地的一些工厂还好。”而据刘燕宁介绍,未来新疆纺织发展的抓手就是“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对于转移过来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从新疆人力资源缺乏、产业工人培养有待时日这个现实的角度出发,转移过来企业也热衷于采用新设备。孙伟挺坦言,作出发力新疆的决策后,“我一直在思考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路径:第一,在新疆使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五家渠华孚有一个6万锭的车间,是华孚一次全新的尝试,从头到尾都是机台控制的信息化系统,大大减少用工量。此外我们还实施各种流程改造,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无论是投资新建的工厂,还是兼并重组的企业,华孚都不吝花巨资采购新设备。如在阿克苏新疆纺织工业城,华孚投资的100万锭色纺工业园,定位就是“具有高新、环保、节能和高附加值的现代纺织生产基地”,项目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效色纺工艺、生产设备及信息化控制系统,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国家级的产业转移样板工程”。有意思的是,一些企业由于已历经了两次兼并,华孚收购时老职工们对其充满了怀疑,以为也会像前两次那样“胡闹几下就走人”,及至一台台新设备运进来,他们才安心:“如果不是想好好地干,老板不会花这么多钱买设备。”

管理被公认为是华孚所擅长的,刘燕宁认为:“华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适合运用在新疆。”因为无论“管理在现场”,还是“用爱创造每一天”,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石河子华孚、五家渠华孚,很多职工是兵团后代,华孚文化又激起了他们心底的豪情。

经过改制,不少企业脱胎换骨,获得重生。2011年7月,华孚发起了“系统学营销,大区学北疆”活动,因为上半年北疆大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万锭产能屡创新高;质量投诉率低,甚至无投诉;职工精神状态好,笑容写在脸上……

梁勇说:“产业转移是一种质的提升,让我们的纺织业生出新的竞争力。”华孚等领头羊已然在践行。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2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