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山东烟台七成童装是外来货 本土服装企业发展慢一拍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0日

本土童装企业发展慢一拍

烟台童装市场发展较晚,让外来品牌有可乘之机。

上个世纪90年代,当南方城市的童装市场已经进入发展期时,烟台的童装企业发展却处于萌芽状态。1998年,安卡米作为我市第一个童装品牌诞生,随后,又有几家童装企业慢慢冒了出来。这些童装企业一直将目光盯住全国市场,但受到烟台没有服装氛围的影响,很少有客户愿意舍近求远来这里下订单,始终难以突破“北方服装不过江”的“规律”。“1998年,我们开了一次订货会,结果只有两个客户愿意下订单。”烟台安卡米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永梅说。

“因为企业少,我们招聘服装设计师非常费劲。”中群服装负责人林承全说,服装人才供应少、资讯不发达、物流成本高,主、辅料采购复杂且成本高,造成童装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样一件服装,我们的生产成本要比南方的高出两成。”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少烟台童装企业采取OEM的方式,即代工生产。“我们利用烟台外贸服装加工企业品质好、规模大的特点,挑选优质加工企业为我们代工生产服装。”于永梅说,“这不仅压低了服装生产成本,还有利于品质管理。目前我们有多家专卖店,并经常以低价格促销吸引市民,缩短了与南方童装品牌的差距。”

烟台服装企业竞争激烈

解决了生产成本问题,品牌质量成为打入市场的王牌。“烟台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但童装的质量是我选择的主要原因。”来自深圳一家服装销售企业的陈可亮说。他表示,烟台知名的童装品牌可以实现“0甲醛”,这些都是孩子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服装的款式总是能别出心裁,“我已经与烟台的服装企业合作了十年,像安卡米等已经在全国有了知名度。”陈可亮说。

本土童装企业通过“借力发力”,已经在全国童装市场站稳了脚跟。“每年要设计3000个以上的花色的童装,我们的专卖店在烟台拥有数万名以上的会员。”于永梅说,如今,不少童装款式还经常被“抄袭”。

烟台童装虽然冲进全国,但自身发展仍有“短腿”。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刘光彦表示,目前,烟台童装企业十余家,发展参差不齐,还出现了相互之间通过款式模仿,争抢市场的情况。“能够在全国排上名次的品牌屈指可数,多数企业仍旧规模较小,综合实力不强。”刘光彦说,“在未来三至五年,烟台童装企业竞争趋向白热化。”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0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