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福建长乐:无棉之乡铸纺城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9日

首先是结构上的不平衡。从产业看,产业链呈现“前大后小”的特征,化纤、纺纱、针织(经编)发展较快,占七八成,而织造、服装、家纺等发展相对滞后。从产品结构看,较为单一,中低端产品占比偏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家用纺织品等占比很低。

受结构不平衡影响,长乐纺织产业关联度不紧密。竞争的多,合作的少,分工的多,协作的少,内部联系不紧密,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又使产业利润外流。“本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利润大、附加值高的行业发展滞后,没有起到终端拉动的作用。”陈木珠分析。

再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目前,长乐纺织业大部分企业真正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比较少,大规模、大批量,低成本生产、低价竞销、快速占领市场的成本竞争型发展之路仍是普遍选择,创新驱动有待发力。

同时,品牌培育也有待加强。目前,长乐纺织业已有2项国家免检产品,33项福建名牌产品等,但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尚未突破。从区域品牌看,“长乐纺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待提升。

提升之路 政企携手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击,长乐纺织业亦经受震荡。之后,政企双方达成共识: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别无选择!

2011年,长乐市邀请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业内专家,编写了《长乐市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今后发展方向:加速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业素质等。

企业已经在行动,延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金纶高纤正逐步向涤纶长丝、短纤和切片等上游掘进,2011年产能达50万吨,产值60亿元。正在推进的三期项目完工后,产能将翻一番,达100万吨。“我们还打算将产业链向上游石化产业方向延伸,这需要大量资金,我们正在筹划上市。”董事长郑宝佑颇有信心。

力恒锦纶公司近年来致力于打通产业链,成为国内锦纶业中唯一一家完成从“锦纶6聚合切片—锦纶6纺丝—锦纶6弹力丝—经编花边织造—染整”5道产业链整合的企业。恒申集团总投资60亿元的合纤项目已于去年“5·18”期间动建,投资60亿元的己内酰胺项目已签约,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400亿元。

自主创新在加速。2008年1月,福州市纺织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长乐;去年11月,长乐出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意见》,对企业获得科技进步奖、科研攻关等进行扶持和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此外,邀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前来鼓荡“头脑风暴”、开展科研合作,已形成机制。

创新初有斩获,并显效力。去年11月,力恒公司合作承担的“大容量聚酰胺6聚合及锦纶6全消光多孔细旦纤维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荣获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去年4月,锦江科技摘取“国家功能性差别化聚酰胺纤维开发基地”桂冠。“凭借自主创新,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民用尼龙纤维领导者之一,浪莎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都是我们的客户。”锦江科技总裁吴华新介绍。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