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24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三年未分红,另有9家分红占利润比低于30%。其中,4家公司不分红也想圈钱,严重缺失回报股东的责任感。在纺织服装行业,有33家、占比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均面临无权再融资的尴尬。
时至2月末,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披露正酣,大盘的踌躇不前令投资者更为关注比较实惠的现金分红。另外,中国证监会近日在公告中重申,上市公司应完善分红政策,积极回报股东,这更让上市公司年报分红成为市场的焦点。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三年未分红,或分红占利润比低于30%者,均不能再融资,而在纺织服装行业,有33家占比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均面临无权再融资的尴尬。
对上市公司不分红的原因,不少公司明确表示,由于未来对资金需求增大,为保障公司长远发展而不进行股利分配。其实,在这些常年不分红的上市公司中,不分红的原因各异,有的公司选择将利润更多地进行管理团队激励;但对那些实际上并不差钱的上市公司,这种做法缺失的则是回报股东的责任感。
“现金分红规定”检验时间到!
在24家三年未分红的上市公司中,有18家是在2007年之前上市,且有15家公司已经连续5年未分红。保荐机构证实,定增公司对于分红问题的具体标准并没有下达,但针对相关审批企业的“窗口指导”的确已经在进行中。
公开资料显示,为了遏制上市公司只圈钱、不分红的恶习,中国证监会早于2008年10月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简称“现金分红规定”)。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包括增发、配股和可转债)的条件之一,是必须符合“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根据这一规定,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30%的上市公司,不具备再融资资格。
而在纺织服装行业,据Wind资讯最新统计,72家上市公司里近三年未曾分红的公司有24家;另有9家公司虽有分红,但分红额占公司利润比例低于30%。也就是说,共有33家占比接近半数的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今年没有再融资的权利。
笔者注意到,这24家三年未分红的上市公司中,有18家是在2007年之前上市,且有15家公司已连续5年未分红了。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现金分红规定中,定向增发并不受此限制。但种种迹象显示,证监会的“分红”新政已经从拟上市公司的IPO推及上市公司包括定增在内的再融资领域。笔者同时从保荐机构处得到证实,定增公司对于分红问题的具体标准并没有下达,但针对相关审批企业的“窗口指导”的确已经在进行中。
“这意味着从2012年起,包括定增在内的再融资行为很有可能都要和企业的分红状况挂钩。”一位资深保荐人士表示。
“不分红也想圈钱者”各怀心思
令人不解的是,不少提出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根本不符合“分红比”的再融资条件。分析人士表示,国内股市在越来越注重信息披露的同时,监管层还应对上市公司违反分红相关规定有强制措施,并与高管薪酬评估体系相联系。
中银绒业:销售增加派现少
公司2004年以来仅有一次分红,2010年年报中推出“每10股分红0.6元(税前)”的派现方案,年度累计分红总额1668.00万元,三年累计分红占比为28.82%,仍未达到30%的红线。不过,公司2011年11月24日公告,拟向全体股东10配不超过3股,共计可配不超过16680万股,配股募资净额不超过6.5亿元。本期纱线及羊绒制品销售量较上年度增长,销售价格同比有所增长,增加了营业收入及利润,该公司预计2011年度净利润1.5亿至1.66亿元,同比增长95.39%至116.23%。
2011年三季报披露,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平安信托一产品持有2762万股;新进新华人寿一产品持有248万股;私募民森本期已退出前十。股东人数较上期减少2.75%。
深纺织A: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