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美国批发、零售商正处于去库存阶段,我们预计出口依存度高的纺织制造企业进入二季度后,将开始复苏。而经过一季度的估值修复行情后,纺织制造板块的行情将进入业绩驱动阶段。
纺织服装板块市场表现和影响因素回顾
年初以来,纺织服装板块涨幅10.86%,其中纺织板块涨幅15.04%,服装板块涨幅7.96%,而同期A股、沪深300涨幅分别为9.07%、7.22%,板块小幅跑赢大盘。
纺织制造板块:估值修复推动纺织子板块上行
纺织板块的相对收益来源于两个方面:题材股的炒作和纺织制造业龙头股的估值修复。我们认为个股的投资回报可拆分为基础收益、情绪波动收益:基础收益=企业盈利增长+分红。基础收益取决于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化情况,诸如新产能投放、订单增长、生产效率提升等因素。
情绪波动收益=估值的变化,A股市场一般选用估值(这是情绪变化结果的综合体现)来刻画这个变化。总体上,个股投资回报收益=△EPS+分红+△PE.
纺织制造子行业基本面并无明显改善,但预期在好转。四季度以来纺织服装的月度出口同比数据增幅不断收窄,从代表性的龙头公司看,季度同比增速也在下滑,市场一直预期2012年行业出口增速回落到10%—15%区间,2011年底,市场一致看空出口相关的制造业。但2月份以来,欧美国内服饰消费数据在好转。
品牌服饰:异常天气、提价等因素影响终端消费
暖冬、提价等因素影响终端消费,库存压力压制估值大幅提升。2011年9月份开始,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数据同比增幅收窄,部分月份销量出现负增长。最新公布的2012年2月份百家数据显示:2月份单月零售额数据下滑8.55%。1—2月份服装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长6.10%,比去年同期放缓22.16%,为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各类服装零售量累计同比下降4.23%,但这其中有结构性的差异,男西装、皮革服装、女装、夹克衫等仍能保持个位数的正增长,而童装、牛仔服、西裤以及防寒服等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影响春装销售零售量下滑的因素包括:高涨的服装价格、异常的天气、春节提前等。受此影响,部分品牌服饰上市企业2011年四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速有放缓的迹象。
纺织制造:二季度出口有望回升
纺织制造业绩弹性主要来自于外需
纺织制造子行业出口依存度30%左右。由于内需相对平稳,因此,我们认为纺织制造的需求弹性主要来自于外需部分。
四大贸易伙伴的占比在缩小,但仍占据主要比例
2011年,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合计占比在60%以上,相应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占比在上升,但单个地区占比仍然较小。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前二十大的贸易伙伴包括:欧盟、美国、日本、香港、越南、韩国、俄罗斯、阿拉伯、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智利、沙特阿拉伯、南非、马来西亚、土耳其、菲律宾,合计占比约为93.85%。我们在预判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的时,通常是锁定分析欧盟、日本以及美国这些贸易大户,但我们认为出口区域中的结构变化也值得我们跟踪。
欧盟:从各区域进口的服装及纺织品构成中,中国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中,纺织品进口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中国占比30.9%;服装类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中国占比45.6%,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美国:前十大服装及纺织品进口贸易伙伴中,中国仍占绝对优势,但2011年份额略有下滑,由2010年的41.2%下滑到2011年的40.1%。东盟由2010年的17.5%上升到18.2%,东盟国家中,越南占比由6.7%提升到7.1%,印度尼西亚由5.0%提升到5.2%,另外,孟加拉以及印度的市场份额小幅上升。
日本:前几大服装及附属品进口贸易伙伴中,中国占比在82.2%,绝对领先。越南以4.5%的份额紧随其后(2010年数据).
外需初现复苏迹象
从外需复苏的进度看,美国PMI已经于2011年12月回升。经验数据显示:美国进口PMI与中国出口情况高度相关,一般领先3—4个月。从美国服饰消费库存情况看,去库存已经启动一段时间。从数据上看,美国服饰批发和零售的库销比数据显示,批发的库销比已从2011年7月份2.12的高位回落,零售的库销比从2011年10月份的2.44开始缓慢回落。整体上,美国批发、零售商正处于去库存阶段,我们预计补库存将有望在二季度启动。EU27区域内纺织服装消费同比数据显示见底回升迹象。我们预计出口依存度高的纺织制造企业进入二季度后,将开始复苏。我们维持出口一季度见底的判断。
品牌服饰:中高端品牌量价齐升能力较强
男装、女装销量增长强劲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