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服装企业高库存调查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4日

价格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销售的成绩,但涨价是把双刃剑,在拉动服装企业业绩的同时,也抑制了一定程度的消费欲。面对高额的售价,一些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

除了价格因素,2011年的反常气候也是原因之一。“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有企业抱怨说,这对羽绒服的影响特别严重,“服装企业都是提前订货生产的,等发现气候反常,再换已经来不及了。随后,代理商卖不动导致退货率过高,也直接增加了生产企业的库存。”

如其所言,美特斯邦威解释高库存问题时称,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销售规模扩大,款式设计丰富;二是2010年入冬较晚,冬装销售周期延后;三是为应对年初用工荒给供应链带来的冲击,而安排了2011年货品入库。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零售业销售额已开始下降,2012年1月服装类零售额降5.53%。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市场整体的“不景气”也造成服装企业的库存增加。

钟情于ZARA模式的中国服装企业面临的现实处境是:他们通常都弱于品牌和设计,长于生产和本土渠道的开发。一直以来,此类企业寄希望于通过提升品牌、设计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利润,但多数未得以实现。也正因此,一种依靠快速供应链获取利润的模式出现时,自然会获得青睐。

但实际上,美特斯邦威一直被业内视为国内最接近ZARA模式的公司。与多数以工厂生产起家的服装品牌不同,从创建之初起,美特斯邦威就将生产链中与生产相关的业务外包给各类加工企业,同时将产品销售交给各地的连锁经营渠道,自己则主要集中资源和精力用于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品牌营销,规避了生产和销售中的风险。

对于此次美特斯邦威的库存难题,中国尾货网尾货经纪顾问吕女士公开表示,她并不认同美特斯邦威所说的天气原因,天气的确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仅用天气原因作为解释并不能让人信服,美邦库存量如此巨大,起码突显出其对市场需求量判断不准,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不够等问题。

在传统服装领域,服装价格中面料与销售价之间的比例至少在1∶7左右,大部分新款服装的面料成本只占到售价的一成。

她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美特斯邦威忽略了“快时尚”模式中的一个要点,即“零库存原则”。虽然“零库存”其实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目标,即便是ZARA也没法完全做到,但保持低库存是在快速供应链模式下盈利的基础,但美特斯邦威的库存率不但没降低,反而比以前“慢”运营时代增加了数倍,这便是问题所在。

与美特斯邦威相仿,凡客诚品创始人兼CEO陈年也在凡客年会上表示,自己的错误决策导致凡客货物积压过多。陈年称:“凡客犯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进了一些不该进的品类,比如电饭锅、拖把。”

记者也注意到,凡客诚品官网所售商品品类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愈发缺少侧重点。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消费者李女士就曾向记者抱怨,“整个网站琳琅满目,但是我却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5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