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较易走入库存陷阱。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销售预测不准确。消费者爱好具有易变性,很多因素都会引起不规则的购买倾向,从而导致一般消费者和经销商需求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与消费者的信息沟通不流畅等,都增加了销售预测的难度。
二是订货策略的失误和及时控制的能力较差。这种不确定来自订购部门本身。牵涉到是否有合理的订货策略,对上游面料企业和消费者的供给及需求等信息是否了解准确及时等。
三是订货周期的不稳定。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供货渠道是否单一以及供应商的表现水平是否令人满意。
四是没有有效地与各个部门沟通,使得库存、经销商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基本信息发生偏差。
关于库存,宁波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峰曾做过这样的总结:“与其他行业不同,服装很容易过季,很难做到其他行业的‘零库存’,但从深层来看,库存激增的原因就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确定性增强,而企业的决策层缺少时尚‘感觉’、缺乏高效率的内部资源整合和与外部资源的协作能力,导致企业无法快速响应市场。”这似乎能反映业内人士对于库存成因的主流观点。
重视库存管理
重视库存管理,运用现代化手段规避库存风险,才是治本良方。
随着互联网、ERP、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的竞争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1世纪市场竞争已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相互渗透,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从而能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对于服装企业这样的一个制造型的企业而言,如何设置和维持一个合理的库存水平,以平衡存货不足带来的短缺风险和损失、以及库存过多所增加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则成为一个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快速消化库存,国内的量贩品牌的做法就是采取新品打折,将新品和过季商品混合在一起做促销,尤其是那些款式变化不快的羽绒服装和季节性弱的商品就比较容易被倾销掉;此外,互联网也成为很多企业倾销过季商品的平台,一些专门成立的电商如唯品会、俏物悄语就成了国内外品牌倾销库存的渠道之一,一般折扣都是5折以下。
这几年,美特斯·邦威逐渐加大直营店的比重,不惜重金开设直营店,如今在一线城市已经全部收回加盟权,实现直营,从而加强了对渠道的控制权。在经营比较好的时候,分公司制这种模式还会显示出优势,但遇到库存危机,企业的风险就比较高。
而森马则采用的是代理制,96%的门店都是加盟店,库存的货品更多的是积压在渠道中,主要是在代理商手里,而采取买断制+订货制让森马的库存压力相对比较小。但是,代理商必须想办法将货处理掉,这部分风险主要集中在代理商层面,如果实在处理不掉,资金链断裂,森马则可以找其他人接盘。
李宁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张志勇曾公开表示,2012年,零售店折扣率将达24%~25%,工厂店及折扣店折扣率为50%~53%。这对加盟商来说,几乎就是一场梦魇。这场库存危机一旦蔓延的话,一切确实皆有可能。
如果自有渠道和电商渠道还不能消化掉,还有一些企业会把库存整体打包卖给资金实力相对比较强的经销商和贸易商,采用区域调货的方式销售到一些边远的地区或者海外市场,毕竟便宜的货品总是有人想吃;还有一部分则流到了尾货市场,把库存整体卖给尾货采购公司,流入尾货渠道。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