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遭遇多重利空 4月服装、纺织品出口同比皆转负

来源:中国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5日

印度和越南或将借贸易协定提升出口竞争力。目前,印度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协定提议在未来10年内逐渐削减90%的双边交易关税,直至最终全部取消。该协定一旦实施,将大大提升印度纺织服装对欧盟市场的出口竞争力。此外,包括美国、秘鲁、越南等多国参与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谈判也已进入最后阶段,该协议明确将帮助越南提高其关键出口项目(例如纺织品和服装)的质量,从而提高其出口规模,去年越南已经是仅次于中国的对美纺织服装出口的第二大国。上述协定一旦正式实施,会进一步削弱我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棉花价格大幅波动冲击产业稳定运行。去年以来,国内外棉花市场呈均现急涨快跌的过山车式格局。去年3月8日中国棉花价格328指数为每吨31241元,12月5日该指数跌至每吨19001元,下跌39.2%,2012年2月28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19615元/吨[3]。国内棉花价格大起大落的走势,不仅造成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产销不畅、库存潜亏和盈利下滑,而且负面效应沿产业链传导,影响了上下游企业正常接单生产和市场信心,而且由于棉价前期被哄抬过高,导致交易和采购减少,如今库存难以消耗,棉价持续低位运行,棉纺企业利润大幅缩水,经营风险大增,严重妨碍了纺织服装行业的稳定运行。

各方需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谈及以上数据,海关信息网分析师梁楠指出,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点出口产品,纺织品与服装二者合计占我国同期出口总额的11.5%,其所占比重与进口原油相当,可见其重要地位,而二者同时出现负增长十分值得关注。

海关信息网分析师梁楠认为,要积极贯彻《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缓解生产成本上行压力,逐步实现从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提高行业核心竞争优势,提高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比重;密切关注纺织产业实体外迁动态,提早预防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发生,密切关注国外设限及准入标准的最新动向,监测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及其政策动向,加大对印度、越南等纺织服装大国出口情况的跟踪,加强分析研判,提高应对能力;有实力的服装企业“走出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积极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力,开拓新兴消费市场,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同时在主要出口市场设立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提高对纺织产品终端市场的控制力。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80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