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服装企业订单外发加工或成常态

来源:中国缝制设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6日

尽管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定向的外发加工模式来应付订单足而人力乏的状况,但订单量的上下浮动也会滋生各种变数。尤其对外贸型服装企业来说,变数还有很多。2010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进一步升值,外贸企业受影响较大。据标准浙江销售服务分公司的总经理陈海平介绍,在浙江,内销企业明显好于外销企业,受汇率影响,外销企业多“接小单不接大单,接短单不接长单”,以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由于无法预估2011年的经济走势,一些服装企业面对2010年订单激增的局面也流露出“透支未来”的隐忧。“今年服装企业新建、扩建厂房的情况也有,但不少服装企业只是将厂房建好,而不敢大量购置生产设备。”陈海平补充说。

在浙江织里走访今童王服饰有限公司时,其营销总监钱煜明说:“人员难招,管理成本增加,资金投入大,今童王在今后向上发展的过程中不会一味扩大生产规模。”今童王今年购置了一批国外品牌的电脑平缝机,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生产升级,而用作形象展示,其所开发的童装大多外发生产。

服装企业设备闲置的比例仍然很高。虽然闲置设备的数量多,但尚未有大量二手设备流入市场。在江苏盐城,二手设备十分紧俏,不少经销商为二手设备准备不足而懊恼不已。据陈海平分析,即使个别服装工厂的设备闲置率高达60%,也不一定会作处理。他说:“目前大多数工厂将设备搁置在一边,只有极个别工厂会处理。作处理的企业主要有三种,一是有资金压力、无法长期搁置设备的小型服装生产作坊,二是缺工的小型服装厂,三是生意失败、盘底后打算退出服装领域的工厂或作坊。服装企业深知招工将越来越难,但下不了决心究竟该如何做,如果在外地招到工人,卖了设备后就无法立刻组织生产。”在未面临“山穷水尽”状况前,服装企业还将继续观望。

回看今年的市场,国内缝制设备虽然火爆,但大单并不多,不少销量还是由小型服装加工厂兴起而带动起来的。这种局面还将持续多久?谁也给不出确切的答案。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9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