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价格走高,而棉纺企业却面临困境应该说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据中财期货西安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分析,这些原因包括:棉花价格剧烈下挫,导致棉纺企业在前期储备的原料大幅减值;下游市场低迷,国内外需求不旺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巨大差异。
以7月27日国内外棉价为例,中国棉花价格328指数为18308元/吨,国外同等规格的棉花,纳完进口滑准税后,仍比该指数低近4000元/吨。“纺织业现在是全球竞争,国内棉花价格比国外贵了4000元/吨,咱们的棉花价格快要赶上人家的棉纱价格了,怎么去竞争?”这位工作人员说道。
而西安纺织集团的另一位负责人昨日讲道,“前一阵我刚刚去了青岛,那里是全国棉花最大的进口港,我看到有大量进口棉在那儿堆积着,卖不出去……”看来,一边是贸易商手中的进口棉花堆积如山、无处可流,一边是棉纺企业“望洋兴叹”低价进口棉花,其中,“进口配额”成为隔绝二者的鸿沟。
“但是国内棉纺企业要想进口国外棉花,必须要拿到配额。”雍部长解释说,棉花进口配额制度,目的是保护国内棉花产业,这一制度让国内棉纺企业倍感压力。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内外棉价现在相差4000元/吨左右,如果企业能拿到1万吨配额,就相当于获得4000多万元的补贴。然而因为国家每年给的配额有限,大型纺织企业尚且拿不到配额,就更别提地方的中小纺织企业了……
没有配额用不了进口棉花,国内棉价又居高不下,导致现在“国内纺织企业使用的棉花是全球最贵的”。据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只有在保护棉农利益的同时,增加配额或取消配额制度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也只有解决国产棉花的出路问题,才能帮助棉纺企业走出“寒冬”。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