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感性的人,在特殊的环境下,可能会因此而做成功理性的人所不能达成的事,譬如潮汕地区的一些私营服装企业老板,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大部分是当初凭着一种大胆敢于冒险的精神和稍微敏感于一般人的头脑而取得了辉煌,但感性营销的人,由于其思维导向以自己为出发点,过分自我,所以看问题往往过于主观和偏狭,因而其判断决策的失误率也高,上述企业的失败,也从另一面证实了感性营销付出的代价。
感性营销通常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点子为上,二是价格恶战,三是高频率促销;尤其是点子时代的营销,往往无须太强的营销理论,也无须按一定的游戏规则出牌,只要能抓住特定环境下偶尔一现的机遇,就可以达到成功。具体的体现就是一些点子大王如何阳等人的出现,这些人基本上缺乏对营销理论的深入了解,也缺乏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但凭着他们的小聪敏,灵机一动,脑袋一拍,却能为某些企业解决一些临时的难题,从而被尊崇为大师,出进尽了风头,一时间,全国到处出现了一些为企业解决危难的点子大王,其威望也日益高涨,典型人物有王力、何阳、王志纲等,为了证明他们的能量,他们纷纷著述立说,将自己的能力吹得神乎其神。“点子时代”到“点子大王“何阳的被捕入狱宣告结束,但真正的感性营销并未因此而结束,紧随其后的一些策划专家吸取了失败者的教训,改头换面,以策划公司的名义堂皇地登上了中国营销的正规舞台,于是,一些营销策划大师和策划专家也顺应时代应运而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