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作为定制职业装的生厂商,是否也会存在耐克、李宁等品牌面临的高库存等问题?又是如何规避的?
李学成:行业内存在高库存的情况,但多是B2C模式。我们跟它们不太一样,我们是订单式生产,我们给大客户做的这些东西,都是你有多少人,具体到哪个人,有名有姓的,然后量体裁衣,是一个人一个包装,外装、内装、鞋都是配套的,这就和部队发衣服是一样的,属于定向生产。
杨朝祥:现在很多B2C的企业也在往B2B方向转,据我了解,一些品牌企业也在转。在往我们这个定制市场方向转变,为什么?就是刚才提的问题,库存大,周转不开了。
中国经济时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在市场个性化需求与批量生产中实现平衡?
李学成: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行业对职业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根据企业要求,给它进行量身定制,一对一服务。企业提出要求,我们按照要求进行设计,从款式、颜色、搭配到面料设计,设计以后让企业看是否合适,或者,我们的设计提前会有考虑,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后,给你设计出产品。
中国经济时报:阿迪达斯、凡客等服装生产商为降低成本会选择将生产线外迁到东南亚,你们是否有此打算?
杨朝祥:去年这种现象很明显,由于原材料、工费等价格上涨,造成服装行业在海外受到冲击,他们不愿意在中国做了,出现向东南亚等地转移的趋势和迹象。不过,国外一些高端产品还是在中国做,因为东南亚、印度做不了高层次的产品,其产品质量还达不到要求。
目前,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国内的服装企业,包括我们自身,也在逐步寻求转型升级。但不能绝对理解成我们不去东南亚设厂,如果有需要,可能会有一些流通,配套加工、贴牌生产。至于什么时候做,只能说有可能,要看以后的发展是否需要。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