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至2011年11月17日,报喜鸟集团三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885万股,套现1.34亿元,持股比例降至35.29%。对于减持的原因,报喜鸟集团表示因股东自身发展需求。
与报喜鸟同期进行减持公司股份的还有公司创始人叶庆来、吴志泽、吴真生等人。记者统计,自原始股解禁之日起至2011年11月,叶庆来、吴志泽、吴真生和公司大股东报喜鸟集团共计套现8.22亿元。
除了大股东和创始人连续减持公司股份外,公司高管也成为减持公司股份的主力军。
2007年12月,公司推出《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10年6月11日,120名激励对象可行权中有63名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行权,以12.20元/股的行权价格完成第一次行权共计406.75万股。此次行权的股票实际可上市流通时间为2010年12月21日,流通数量为激励对象本次行权股份总量的25%。
在解禁日的第二天,即2010年12月22日,公司高管就开始密集减持公司股份,当日公司就发生21笔减持记录。其中,公司董秘方小波三次减持手中持有的股份,统计套现404.42万元。
对于公司高管减持公司股份,方小波曾在公开场合表态称,本人减持的股份,是因为我也需要改善一下生活,我们对面楼的房子一平方米卖3.8万元,现在200多万元真的只够买一个小房子。
增持护航增发?
就在市场担心公司创始人、大股东、高管继续减持公司股份时,报喜鸟高管和创始人却开始增持公司股份。先减持,后增持,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
记者通过公司高管和创始人增持公司股份时间点发现,与公司的公开增发方案密切相关。
2011年4月27日,报喜鸟发布《关于公司2011年增发A股方案的议案》(以下简称《增发方案》)显示,公司将公开增发股份的总数不超过5000万股,拟募集不超过15亿元,用于营销网络优化建设项目。
2011年6月份,由于公司2010年度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增发方案》公开增发数量因此被调整至1亿股。
2011年11月30日,《增发方案》的申请事宜获得证监会审核委员会有条件通过。
在《增发方案》刚获得证监会审核会通过,公司管理层就开始增持公司股份。2011年12月22日,报喜鸟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部分经营骨干人员通过上海金纱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金纱”),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买入84.77万股公司股票,成交均价为11.61元/股。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