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强降雨导致无棣棉花减产质量低 棉农赔钱棉企收棉难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

棉花难拾,拾棉工不好雇
  笔者见到杨方堂时,他正在拾棉花,同他劳作在一起的,还有他对象和年过六旬的老母亲。“就你们三个人拾吗?怎么不雇人拾啊?”望着大片棉田,笔者不解地问。
  “咋不想雇人?雇不到哇!人家都不愿意给拾。”杨方堂的母亲于梅兰说。 就在前一天,也是在这块地里,他们雇了9个人来拾棉花。从早上天刚亮一直干到天黑,9个人一共拾了602斤棉花,平均不到70斤,拾的少的才有40多斤。拾一斤给一元工钱,结账后,拾棉花的嫌钱少,说不加钱明天就不来拾了,于是杨方堂又每个人多支付了7元钱。结果,第二天,9个人还是一个也没有来。
  张建浩说,别看拾棉花不好雇人,其实棉花拾起来也就是减少一下损失而已。“今年好地一亩能拾200多斤,就得再支付200多块钱。由于棉花刚拾上来时水分大,到卖出时还会远远低于刚拾上来的斤数,这里出外开的,就又增加了不小的成本啊!”
  棉企收不到棉花,损失过半
  荣达棉业有限公司是西小王乡一家拥有能够生产国储棉资质的企业。企业把收购来的棉花进行分类加工,质量好的上交国储棉,稍微差点的就交给棉纺企业。董事长钟荣安说,国储棉价格高、利润空间大且相对恒定。“往年棉花质量好,不愁加工不出国储棉,更不愁收不到棉花。可今年就不同了,收棉花都成问题,棉花没有,怎么加工?国储棉对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加工的国储棉达不到标准被退回来,再卖给棉纺织企业的话,我们就亏大了。”
  由于当地棉花产量有限,今年钟荣安不得不安排人到济宁等地去收购,这样也就增加了费用。“每斤棉花得增加成本0.15元。现在看来,棉花收不上来是主要问题,企业没有棉花就无法生产加工。估计今年得比往年少收一半的棉花,少挣一半的钱。”
  兴旺棉业有限公司今年的棉花收购比往年开始晚。公司负责人王宏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具备生产国储棉的资质,小型棉花企业利润小、市场不稳定。刚上市时的棉花质量差,老百姓多是把棉瓣等不好的棉花卖掉,对于质量好些的棉花,棉农很多存有惜售心理,迟迟不肯出手,所以,对企业来说,更得谨慎。“往年春节后还得干好几个月的活,估计今年差不多年前就结束生产了。没有产量,哪来效益?”
  来年继续种棉花还是外出打工,棉农很纠结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6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