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产值增长利润下降 新疆棉纺企业咬牙挺难关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2日

“我们的情况还算好的,因为我们早早就进行了产业升级,进行了技术改造。今年利润空间很小,但企业要长足发展,短期的困难就必须克服。我们难,别人更难。”杨晓敏说,企业全年计划实现产值5个亿,到目前为止完成了3.5亿,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咬咬牙争取完成,这样明年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在杨晓敏看来,目前棉纺企业的市场走向还没有见底,但企业已经作好了应对的准备。
  “没有利润也要开足马力生产。”她说,企业在这投资3亿多元,形成了年产15万锭的生产能力,如果停产,仅折旧一项每年就白白扔掉3000万。但是如果在生产,虽然销售可能是亏的,但计算时已经扣除了折旧。重要的是如果停产了,人就散了,没有了人气,一切就都没有了,周边大多数企业都是这样考虑算账的。
  来到新疆睿盛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织车间,只见一排排棱机在运转,可是棱机前却见不到人,环顾几百平方米的车间,不足十人。
  生产经理徐永志大声对记者吼道,“现在是满负荷生产,我们的设备都是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先进设备,所以车间里用工很少,年生产能力6000吨棉纱,生产一线用工300人。”出了车间,他补充道,“我们现在一个人看一万锭,最多时达到一个人看1.5万锭,而一般的企业也就3000到5000锭。”言语中透着自豪。
  徐经理笑道,公司现在有些利润,比其他企业好点,只能算是喝点汤。他坦言,如果不是企业设备先进,产品质量高,市场定位准,现在可能连汤也喝不着。
  虽然企业有了点利润,但徐永志仍然认为企业面临困境。他介绍说,现在国内一吨皮棉进价1.9万元,而进口棉到岸价才1.6万元。原料和市场的双重挤压让企业不堪重负。
  “最差差不过1000天。否极泰来!”有着十多年棉纺经历的徐永志对前景充满了信心。“行情好和不好时,都要保持一致性。冬天到了,离春天就不远了。”徐永志说。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3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