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出国旅游消费的普通中国人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这几天连续的升值就意味着利润被压缩。
当在第112届广交会三期的展馆遇到从宁波来的针织服装参展商郭延宏的时候,他正在摆弄自己的手机,查看11月1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牌价,当时的价格是6.23左右。“每天都得看汇率,即便是在广交会上。”郭延宏坐在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套头衫、T恤衫、帽衫前,谈起汇率的影响时不禁皱起眉头:“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利润下降两三个点
10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收盘小幅上涨,再次以日间波幅上限作收并创历史新高,10月份累计升值近1%。当日人民币兑美元询价交易市场收报6.2372,连续第5个交易日触及1%的日内涨幅限制。从中间价来看,人民币兑美元10月31日为6.3002,较之9月28日的6.3410升值0.65%。
11月1日,人民币仍然继续维持强势。央行(PBOC)于当日将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中间价由6.3002上调至6.3017,则意味着10月31日的收盘价,也就是11月1日的开盘价突破了跌停水平。“汇率变动意味着我们的利润瞬间就会有2~3个百分点的降低。”郭延宏指着身后的一件橘红色针织衫对记者说,“像这件衣服,我们的利润只有两元,但如果受到汇率影响就会降至1.4元~1.5元,这让我们本来就不太好的生意更加难做。”
参展商反映,由于从客户下订单到结汇之间往往有2~3个月的周期,汇率的变化让中国出口商“很受伤”。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