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困境中求生存,一些外贸企业再度对通过银行购汇、办理远期结汇等业务产生兴趣。记者从几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前来咨询、办理该类业务的人数明显增多,各家银行也纷纷举办讲座,推出最新避险金融工具。
前不久,磐安县个体民营企业协会联合中国银行磐安支行举办了一期以“规避汇率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主题的汇率避险专题讲座。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的资金业务专家为该县36家出口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上了生动一课,从近期国际市场汇率走势分析入手,着重讲解了欧债危机、QE3(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就欧债危机走向何方、国内经济第四季度是否会企稳、人民币是否重启升值通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专家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些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比如远期结售汇、区间宝、远期转收款等。
由于人民币汇率市场环境由以前的“单一升值”转变为“双向波动”,外贸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农业银行金华分行积极利用相关金融工具,帮助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该行共办理远期结售汇3.07亿美元,办理远期结售汇交割业务3.91亿美元,为企业增加收益超过2000万元。今年以来,农业银行金华分行共为200多家国际结算客户举办了外贸企业汇率避险讲座,并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实用的操作建议。
“我们公司采取美元贷款,以此规避汇率风险。”昨日,一家出口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记者发现,利用这一手段的企业不在少数。通常国内企业申请融资,币种都是人民币,而实际上进出口贸易公司也常常直接申请外币贷款,比如先借美元,当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后就能够以更少的人民币来偿还美元贷款。这样一来,汇率波动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另外,远期汇率锁定规避风险也是常见的方法。
不过,市商务局相关人员表示,一些方法如美元贷款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它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有较高的资信度。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推广和日趋成熟,我市已有出口企业出于财务便利和规避外汇风险需要,在积极争取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从当前的贸易顺差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大方向仍然是升值,但受制于稳定出口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升值。随着人民币汇率趋向合理均衡水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上一页[1][2]